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凝(I)
登錄號:08400006的圖片(084000060000.JPG)(CC BY-NC),第1張,共5張
CC BY-N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圖檔加入下載清單圖示
登錄號:08400006的圖片(084000060000.JPG)(CC BY-NC),第1張,共5張
登錄號:08400006的圖片(084000060001.JPG),第2張,共5張
登錄號:08400006的圖片(084000060002.JPG),第3張,共5張
登錄號:08400006的圖片(084000060003.JPG),第4張,共5張
登錄號:08400006的圖片(084000060004.JPG),第5張,共5張
李光裕
藝術類\雕塑
1994
國立臺灣美術館
08400006
雕塑作品《凝(Ⅰ)》蘊含濃厚的宗教底蘊,是藝術家李光裕典型的代表作品。放置在國美館正門右側牆面的挖空處,神情安然的佛首斜靠在線條婉約圓潤的手掌上,任憑藍天白雲在穿透的背景流動變換,在喧鬧的戶外空間凝聚出靜謐安寧之氛圍,成為國美館最醒目的入口意象。
藝術家出生於1950年代,70年代中期完成台灣的學院雕塑訓練後,前往西班牙繼續進修,學成後任教於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李光裕的造形思考融合傳統與現代,既有嚴謹的寫實塑造,時常也會出現打破框架的抽象構成。他探索東西方文化的本質與精神,結合宗教信仰,更進一步研究人體局部造型,像是手掌、腳掌、頭部等,逐步發展出「以局部喻整體」的特殊雕塑語彙。
作品中閉目凝思的頭像容易讓人想起歐洲現代雕塑大師布朗庫西1910年的著名作品《沉睡的繆斯》,同樣簡潔的造形與流暢清盈的曲線,只是李光裕的頭像,眉目間的清晰與平靜,多了一股東方風格與色彩,加上與傳統佛手造型的結合,將從傳統佛教雕刻擷取而來的主題與造型,給予現代感的處理。當作品置放在現代性的空間時,瞬間就讓空間有了活潑的調性與清朗的氣氛。
出處:陳苑禎,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2。
已瀏覽清單
藏品(台中外埔西天寺天君宮)的圖片
藏品(高玉樹參觀政經建設-0008)的圖片
藏品(大正印製臺灣所見拿著杵的原住民婦人)的圖片
藏品(白河水庫之美)的圖片
藏品(張才系列作品-21:〈賽夏族矮靈祭〉)的圖片
藏品(木盾)的圖片
藏品(步青畫像)的圖片
藏品(愛國獎券第185期)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