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清潭
藝術類\水墨畫
1949
彩墨、紙本
國立臺灣美術館
08400066
畫作簪花仕女,指甲修長而優雅,手捧酒觚,作側身回眸之態。臉部五官先以淡墨精細勾染,眉目清秀,雙眼炯炯有神,絲絲髮鬢亦纖毫不苟。衣紋先以粗放豪邁的筆法勾勒造型,墨色濃淡有致;再分別以紅、綠、藍等對比色彩予以淺絳設色,映襯黑白墨線,鮮麗醒目。仕女前方繪一低首抬腳,背負牡丹花的梅花鹿。在中國傳統喜慶常見的人物畫題材裡,或有伴隨瑞獸仙鹿(寓意福祿)的仙女,手捧仙桃或手捧壽酒,顯然地,這幅畫的題材正是「麻姑獻壽」。
余清潭(1912-1961),主要活躍於台中地區。日治中期,福建畫家李霞(1871-1939)曾暫留台灣,余清潭或曾間接地受到李霞「閩習」畫風的影響;出生南投草屯的畫家李穀摩(1941-)師從余清潭。
余清潭〈仕女(麻姑獻壽)〉右上方款識:「建國參拾八年孟春吉旦,臺中余清潭畫。」下鈐雙印:朱文「滌□雲」、白文「余清潭印」。
出處:施世昱,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