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戀戀紅塵
登錄號:08700319的圖片(087003190000.JPG)(CC BY-NC),第1張,共1張
CC BY-N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圖檔加入下載清單圖示
吳天章
藝術類\複合媒材
1997
油彩、相紙、亮片、人造花、金蔥布
國立臺灣美術館
08700319
〈戀戀紅塵〉為吳天章1997年作品,取材自80年代台灣新電影導演侯孝賢1987年作品〈戀戀風塵〉的電影海報圖像。在社會動盪的80年代,電影〈戀戀風塵〉勾動人們對台灣60年代「鄉愁的苦澀、成長的記憶、青春的眷戀一」、此濃烈的懷舊情愫透過的是導演對影像所營造出詩意般的「視覺真實感」。吳天章以此經典電影圖像做為基礎文本,乍看之下像是對此懷舊電影經典的「再懷舊」,但無論在影像質感、手繪佈景、少男少女的表情動作上,已明顯將原有影像的「視覺真實感」翻轉為一齣劇場版模仿秀的瞬間定格。此時,對電影本身或電影所陳述那「純真年代」的共同記憶,已在矯造的舞台場景及戲謔的人物作態下飄然遠去,徒留虛假曖昧的幻影。
虛實相映的曖昧性是吳天章90年代以降作品呈現的基調,〈戀戀紅塵〉中青年男女的肢體語言似乎透露某種「不純真」的意(慾)念。但被刻意遮蔽堵塞的口、眼,卻阻斷了與觀眾交流的出口,讓這些意(慾)念被壓抑而更顯隱晦難明,憑添觀者奇異的視覺想像。作品不僅對舊「影像」的模擬,邊框運用性格強烈的廉價材質如金蔥布、人造花等,更明示以俗麗模擬華麗、用矯飾替代品味的感官體驗,也正是吳天章所一貫關注台灣文化中那「假假的精神狀態」。
出處:潘顯仁,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2。
已瀏覽清單
藏品(Abraham Ortelius〈亞洲新圖〉)的圖片
藏品(石鑿)的圖片
藏品(廖清秀(獨照))的圖片
藏品(狹葉牛舌苔)的圖片
藏品(花仔錢紙錢)的圖片
藏品(1950至2006年臺灣常民生活)的圖片
瀏覽過這件藏品的人,也瀏覽過
藏品(臺南興濟宮保生大帝神禡木刻版)的圖片
藏品(小學生雜誌社出版《小學生》312號(新第266號))的圖片
藏品(藤甲)的圖片
藏品(松鶴延年)的圖片
藏品(海山夕照)的圖片
藏品(張德輝民國54年4月4日豐原鎮長就職周年紀念合照)的圖片
藏品(淡水風景(淡水))的圖片
藏品(土黏香戲偶人像男偶)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