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庭詩
藝術類\雕塑
國立臺灣美術館
09500001
1980年陳庭詩遷居台中後,因為工作空間擴大所以更是積極投入複合式鐵雕的創作,年近七時古稀之年,卻勤奮走訪高雄,不斷穿梭選購拆船廠的廢鐵。他運用拆船廢鐵、工業零件、毀棄拋損的民生用品、以及殘破的骨董和民俗工藝物件,將它們拼接焊連結構出新的藝術造型,既保留了破舊物件歷史的磨痕,又因為重新組構新生的立體空間,新舊交織,很能引領觀者遙想過往時代的感懷,又能啟發的對未來充滿期待和展望。這件作品採用彩繪殘樑木雕、木構輪板、鋼筋鐵條、機件軸身,竟能結合出藝術的新地標。
出處:劉高興,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