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無極
藝術類\版畫
1973
凹版版畫/金屬版/蝕刻(硬防腐蝕劑腐蝕,細點腐蝕,糖水腐蝕,強酸塗繪腐蝕)
國立臺灣美術館
09500180
趙無極,1920年出生於中國北京。1948年移居法國巴黎,1964年成為法國公民,期間結識西方藝術大師:賈克梅蒂(Alberto Giacometti,1901-1966)和米羅(Joan Miró,1893-1983)等,並一同創作。趙無極曾於1962年的專訪中表示:「無可否認,我學習藝術時受到巴黎的影響,但我亦想指出,我漸漸重新發現中國。諷刺的是,也許正是因為巴黎的緣故,我才能回歸本源。」他的創作,有東方思維,又兼具西方創作精神,揉合了中國水墨的精隨,風格由具象轉為抽象,巧妙創造出細膩而充滿活力的作品,享譽國際。趙無極2013年4月9日在瑞士家中去世,享年92歲。1949年,趙無極在法國藝術家德若伯爾(Edmond Desjobert, 1888-1963)的巴黎工作室中,以大量的水混合汽水墨(tusche / lithographic ink)潑灑在吸了水的石板上,猶如在宣紙上潑墨般,是當時相當獨特的製版方式,成功印製了首批石版畫,自此開啟他的版畫創作生涯。趙無極成為抽象繪畫藝術家後,1958年起創作的版畫皆以〈無題〉命名。本件作品完成於1973年,是在金屬版上撒松香細點,先直接塗繪強酸腐蝕出如淡墨般的暈染,再以糖水腐蝕法製造似焦墨揮灑的筆觸,最後使用排線刀雕凹(engraving)出黑中黑的線條。由印製出簡單有力量的抽象畫面中,我們可見趙無極熟稔的凹版畫技法與駕馭畫面的能力。
出處:林宜炫,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