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向
藝術類\版畫
1942
凸版版畫/木版/雕版
國立臺灣美術館
09500235
方向(1920-2003),江西人。十七歲開始習作版畫,師事胡獻雅。對日抗戰期間,從事文宣工作,創作了許多充滿愛國情懷、激勵人心的木刻版畫,為時代留下重要的見證。作品大都發表於當時華南各地的報章雜誌,具寫實風格,刀法有力,表現性強,整體予人一種強烈的視覺感受和精神召喚。抗戰勝利之後,方向的觸角兼及庶民生活的描寫,題材擷取自大陸鄉村地區的風土人情,調性顯得柔和許多,無先前的肅殺之氣。1949年隨軍來臺,任教於政工幹校傳授木刻技法,並繼續從事政治宣傳的創作,是臺灣早期戰鬥木刻版畫的重要推手。方向在大陸期間舉辦過個展四十餘回,依目前所收集到的圖錄,他於政府遷臺之前所製作的版畫約在30-40幅之譜。〈前哨〉創作於1942年,一如抗戰時期的多數作品,不脫保家衛國的題材。方向以慣常明確有力的輪廓呈現哨兵的專注,以臉部的明暗掩映透露對於戰情的憂心。畫中元素的細緻多變在此時期的作品並不多見,如點狀的樹葉與流線的山壁對比出不同的空間深度,地表的疏落游絲突顯出鐮刀狀棕櫚葉的犀利造型,都在在使得畫面的視覺效果既豐富又賞心悅目。
出處:康輝安,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