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宏達
藝術類\版畫
1990
凹版版畫/金屬版/蝕刻(細點腐蝕)
國立臺灣美術館
09600230
蔡宏達(1967-1996)生於臺北市,出生三天即被診斷罹患先天性血友病。他就讀師大附中開始習畫,決定報考美術系。1986年入學文化大學美術系,大三時接觸版畫創作,直至過世的數年間,作品屢獲全省美展、南瀛美展、臺北市美展及高雄市美展等版畫大獎,並多次入選國際性版畫大展。他的版印以金屬凹版為主,充分反映生命的有限與無常,用隱喻探討宇宙的生滅,以及對命運、歷史、科技文明提出質疑。其創作精密細緻,常以黑、白、灰、咖啡和灰紫色調呈現,構圖可將人引入一個超越現實的異想世界。1990年,蔡宏達與同學在陽明山成立「火盒子版畫工房」(「火盒子」意指對藝術的熱愛與執著),對推動臺灣現代版畫有一定的貢獻。
這件蝕刻作品記錄了班車夜泊,匆匆過客朝窗外一瞥之所見。那是大門敞開的一戶人家,二樓玻璃窗內燈火通明,主人還未入睡,可能正等著歸人。於是,這成了〈夜泊〉(1990)最有趣的部分:兩個清醒的人,分別安身與暫留在不同空間中,他們在大千世界裡錯身而過,毫無關係,卻有著相同的期待――久别重逢。除了月臺上的人影、地上的盆栽、房上三團不知名的物體之外,此作主要以垂直、水平、斜向的直線結構畫面,加上車廂壁面具有度量衡性質的尺規與圓盤,致使作品充斥著濃濃的秩序感與規則性,散發著冷冽寂寥的都市氣息。不過儘管如此,我們依然可領略,在萬籟俱寂中那淡淡的鄉愁與雋永的詩意。
出處:朱正卿,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