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平定臺灣戰圖(九)枋寮之戰
登錄號:09700031的圖片(097000310000.JPG)(CC BY-NC),第1張,共1張
CC BY-N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圖檔加入下載清單圖示
姚文瀚與其他創作者
藝術類\版畫
1793
凹版版畫/金屬版(銅版)/蝕刻(硬防腐蝕劑腐蝕,細點腐蝕)
國立臺灣美術館
09700031
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十一月,天地會首領林爽文(1756-1788)率眾抗清,閩浙總督常青(?-1793)征剿不力,株守群城。乾隆皇帝(愛新覺羅.弘曆,1711-1799)改派福康安(1754-1796)為統帥,海蘭察(?-1793)為參贊大臣,於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正月捕獲林爽文,乾隆乃敕命完成《平定臺灣戰圖》冊12幅銅版組畫以資紀念。其中包括〈枋寮之戰〉的前10幅是由宮廷畫家姚文瀚等人繪稿,再交付造辦處以蝕刻法(硬防腐蝕劑腐蝕與細點腐蝕)鐫印而成。
當南部天地會首領莊大田(1734-1788)逃往瑯嶠(今恆春),福康安派烏什哈達(?-1798)帶領水師兵丁乘船進擊,海蘭察率大軍由山路出發掃蕩,莊大田最後於乾隆五十三年二月初五日被捕。〈枋寮之戰〉所述,即是清軍為防止抗軍由海上逃走,同時從陸路與海路合力圍剿的場景。全圖以左下右上走勢的海岸為界,左半部大軍向海邊步步逼進,叛軍潰散;右半部戰船火器齊發,小艇即將登陸。顯見「枋寮之戰」已進尾聲,大軍即將平定叛逆。畫中山石仿水墨畫皴法,尚能表現其陰陽向背,但立體感不強;海浪類於馬遠《水圖》卷中的〈層波疊浪〉,大幅度起伏的波浪層層疊疊,浪頭拍岸激起澎湃浪花,畫法是圖案化的,屬於中國式的表現手法。
出處:朱正卿,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20。
已瀏覽清單
藏品(螢石/魚眼石)的圖片
藏品(剪黏)的圖片
藏品()的圖片
藏品(陶片)的圖片
藏品(鄧南光135底片(629))的圖片
藏品(阿里山鐵灰蝶)的圖片
藏品(紅雀/百合(八邊型台、音))的圖片
藏品(嘉義番仔陂精製肥兒散商標拓印工具)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