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朝根
藝術類\水墨畫
2000
水墨、紙本
國立臺灣美術館
09800072
構成世界的圖像認知是於人的意識空間,而空間的存在界手於現實作用的層次之別,也就是表象的世界對於人的認知,是於某判面的認知空間。即是,空間的存在是繫於人的意識所界定,以及對於物質量化的意義,是空間機制與人共同意識所以建立的「圖像」。「物」的質化對象與物質的呈現,是一個空間對應在某一空間的狀態,是關係對應之場所的物質稱呼,也就是物質的質化,是繫乎人與其世界的使用關係的對應互動,所產生的意義化。換言之;人使用物質與物存有於世界,是認知不同於空間的定義,是人所賦予的對象意義。所以,物質演化於世界,是由於人在空間以及時間的條件下共構完成;物質由原質狀態,在歷時的作用下,以致完成於自然法則的進化狀態,而最終卻是完成於人的共同意識的建構,世界方成為人的世界,成為圖像予以認識;物質方為成物化的物質,世界才有可還原或轉化為原質樣態的機會一世界的圖像一界定空間。
出處:詹朝根,《文建會「93年青年繪畫作品典藏徵件計畫」入選作品專輯》,臺北市:文建會,2004,頁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