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山水
登錄號:09900014的圖片(099000140000.JPG)(CC BY-NC),第1張,共11張
CC BY-N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圖檔加入下載清單圖示
登錄號:09900014的圖片(099000140000.JPG)(CC BY-NC),第1張,共11張
登錄號:09900014的圖片(099000140001.JPG)(CC BY-NC),第2張,共11張
登錄號:09900014的圖片(099000140002.JPG)(CC BY-NC),第3張,共11張
登錄號:09900014的圖片(099000140003.JPG)(CC BY-NC),第4張,共11張
登錄號:09900014的圖片(099000140004.JPG)(CC BY-NC),第5張,共11張
登錄號:09900014的圖片(099000140005.JPG)(CC BY-NC),第6張,共11張
登錄號:09900014的圖片(099000140006.JPG)(CC BY-NC),第7張,共11張
登錄號:09900014的圖片(099000140007.JPG)(CC BY-NC),第8張,共11張
登錄號:09900014的圖片(099000140008.JPG)(CC BY-NC),第9張,共11張
登錄號:09900014的圖片(099000140009.JPG)(CC BY-NC),第10張,共11張
登錄號:09900014的圖片(099000140010.JPG)(CC BY-NC),第11張,共11張
張光賓
藝術類\水墨畫
2009
水墨、紙本
國立臺灣美術館
09900014
張光賓(1915-2016),字序賢,號于寰,畢業於重慶三年制國立藝術專科(原北平、杭州藝專,戰時合併改稱)國畫科,師從黃君璧(1898-1991)、傅抱石(1904-1965)與李可染(1907-1989)等人。軍職退伍後,任職於國立故宮博物院書畫處,專研元代書畫史,善各體書法,特以草書聞名。亦善山水,獨創皴法焦墨散點皴與排點皴。2009年榮獲行政院文化獎,2010年榮獲國家文藝獎,為臺灣書畫家獲獎的第一人。
此作為焦墨山水十條軸,群山夾雜樹石雲煙,綿延於整個畫面。該技法為張氏晚期將焦墨散點皴成熟化後,形成更有線條感的焦墨排點皴。另其構圖為堆疊式的山景,當中山水樹石鋪滿畫面,繁密緊實而不亂,雖有宋代三遠法之貌,但空間緻密,幾近不留白山脈的動勢則成功形塑出中國繪畫裡氣韻生動的境界。
多屏聯作釋文從略。

出處:葉仲霖,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21。
已瀏覽清單
藏品(罐口緣)的圖片
藏品(青花花卉紋碗公)的圖片
藏品(歌曲大王大衛法蘭克林)的圖片
藏品(鹿角基部)的圖片
藏品(臺北明治橋)的圖片
藏品(高玉樹43年任內相冊-0070)的圖片
藏品(南亞紫葉蘚)的圖片
藏品(馬賽港)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