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霧社
登錄號:09900017的圖片(099000170000.JPG)(僅限公開瀏覽),第1張,共1張
僅限公開瀏覽   
鹽月桃甫
藝術類\油畫
1934
油彩、原木板
國立臺灣美術館
09900017
鹽月桃甫一方面擔任「台灣美術展覽會」西洋畫部的審查員,一方面也以此官展作為創作發表的主要舞台,運用油畫媒材來表現台灣特有的自然與人文風土,特別偏愛原住民人物與習俗、樹林、鵝鑾鼻山海風景象派、野獸派充滿鮮明亮麗之色彩,及東方水墨舒暢的線條,建立強烈自我個性且具地方色表現的藝術語彙。1930年代中期以後,原住民人物題材作品之油彩重塗的量感愈發明顯,強化造型的粗曠黑色色線則受盧奧(Rouault Georges,1971-1958)的影響。
1930年10月在霧社爆發了日本統治殖民史上最嚴重的原住民反抗事件,原住民頭目莫那魯道率領約200名霧社泰雅社公學校舉行聯合運動會的日本人,另一組人則襲擊派出所等,殖民當局派出鎮壓部隊進行大規模鎮壓,六社共計超過一千名社民喪生。對原住民有深刻感情的鹽月桃甫,創作了以霧社為題材的作品數件,1932年第六回「台灣美術展覽會」出品一件一百五十號作品〈母〉,描寫霧社事件中母子流離失所的淒涼景象,以及本件作品〈霧社〉等數件以表達對原住民的關懷,與身為「台灣美術展覽會」審查員對於統治者當局殘暴行為的矛盾心情和沉痛的反省力量。
本件作品在盤面的結構上,鹽月以強烈的橘色鋪設整個底色,再以其他色彩灑逸的勾勒出人形、衣服與姿態,一大塊畫有紋路的白色方巾斜向地披在人物身上。巧妙地將賽德克族的服飾以色面構成其特色,四條由上而下的白色線條則強而有力的突顯族群幡旗的力量,而原住民嗔目的眼神似乎訴說無言的抗議,鹽月桃甫使作品超越寫實主義的風格,而加深其象徵意義的精神層面。除了鮮明的橘色系色彩,鹽月桃甫也偏愛使用紅色表現,對賽德克族人而言,紅色代表血液,也是力量的表徵,此外也常使用包括藍色、綠色和黃色專原始色彩,來表達對於原住民或台灣風土的特色意象。
出處:薛燕玲,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2。
已瀏覽清單
藏品(殷墟有字甲片)的圖片
藏品(故事人物紋彩瓷轎瓶)的圖片
藏品(帶紋罐口緣)的圖片
藏品(皮影戲偶頭-末)的圖片
藏品(大濕原苔)的圖片
藏品(接財神)的圖片
藏品(木製湯匙、木匙)的圖片
藏品(日本版畫風景明信片和服女性樣式)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