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其偉
藝術類\水彩畫
1997
水彩、粉彩、紙本
國立臺灣美術館
09000037
劉其偉(1912-2002)出生於福建省南臺,1920年舉家搬遷至日本橫濱定居,先後畢業於日本神戶英語神學院和東京鐵道局教習所電器科,初期以工程師和電工系教授為主業。劉氏並非典型的繪畫學院出身,但越戰時期的工作經驗,使他常到西貢、占婆、吳哥窟等地寫生,誘發了他對原始藝術與原始人類文明的興趣,因而開啟了他的藝術與文明研究之道路。其畫風具有抽象與非具象之風格,他尤其認為繪畫的「情感表現」是最重要的元素。
劉氏的繪畫題材遍及原始部落、星座、節氣和富有生命哲思的抒情半抽象畫,此作即屬於後者,劉氏運用理性分割的幾何塊面,表達了「方向迷失」的無法言喻性。本作以許多三角形與四邊形的幾何圖案所構成,在有秩序的韻律中,呈現大小形狀的相互堆疊與排列。零散的三角形猶如指南針的指針,指向各方,畫面中的S與N也各自象徵著指南針的南、北兩極,象徵著指針的黑色三角形迷失了方向,在迷霧般的畫面中呈現有秩序的音律性。畫面底色為鮮明的黃與藍綠色,呈現不規則的幾何形狀,白色則如迷霧一般穿梭於每個色塊之間,皆完美呼應《迷失的方向》之畫名。劉其偉的生涯曲折多變,此作或許即為他對於遭遇困境之寫照與反思,但隱約出現的明亮光線,似乎也暗示著希望之光終將到來。
出處:黃歆,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