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則修
藝術類\攝影
1957
黑白照片、紙基、沖印
國立臺灣美術館
10400087
作者黃則修,從1945年台灣光復時起,即活躍於國內攝影藝壇,時間超過半世紀。他熟諳各種類型的攝影,一生創作不輟,不但是著名的攝影前輩,在作品的創作思維上,更開啟「專題攝影」的先河;像他1961年的「龍山寺」和1962年的「被遺忘的樂園—野柳」這兩個創始專題,早已成為系列專題的經典里程碑,在台灣攝影發展史上永遠佔有重要地位。黃則修自詡為「台灣攝影的獨行俠」,事實上他除了各種靜態攝影的創作,更在新聞攝影工作,攝影學會發起、攝影報刊編輯、學校攝影教育,甚至報業攝影彩色印刷的技術引進和人力培育上,都有他人所無的經歷和經驗,是一個全方位並且有成就和影響力的攝影家。
本作為黃則修作品「高山古情」系列之一,為1957年深入台灣中央山脈所拍攝的山地紀實景觀;影像為中部橫貫公路開通不久後之見晴農場(即今清境農場)風光。畫面中農舍和畜牧圍欄均係初建,尚未見牛羊飼養,但連同近景的一堆積薪,都在亮麗朝陽和背後積雪連峰的映襯下,顯得寧靜安詳,呈現台灣高山之美。全作構圖均衡,景物安排錯落有緻,讓平凡景物耐人細賞。
出處:莊靈,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