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化形為賦
登錄號:10500028的圖片(105000280000.JPG)(僅限公開瀏覽),第1張,共5張
僅限公開瀏覽   
登錄號:10500028的圖片(105000280000.JPG)(僅限公開瀏覽),第1張,共5張
登錄號:10500028的圖片(105000280002.jpg),第2張,共5張
登錄號:10500028的圖片(105000280004.jpg),第3張,共5張
登錄號:10500028的圖片(105000280006.jpg),第4張,共5張
登錄號:10500028的圖片(105000280008.jpg),第5張,共5張
丁昶文
藝術類\複合媒材
2014
混凝土、 單頻道錄像、 木架、玻璃
國立臺灣美術館
10500028
歷史催促著當代的創作者流連於其間,捕捉發生於傾刻存於時空之事件,轉化其所隱匿於內在之造形性,此造形非具象亦非抽象之物,而更近乎是對情味的翻攪撥動,創作者乃捕捉動情 (Affection)那瞬間溢發於各種物質之作用,若以文體代指之,恰如賦般非詩非文之性情,ㄧ種混合感性物質的混合體。
作品《化形為賦》為ㄧ件場域裝置,日殖時期台南擁有重要的製麻產業,我透過黃麻來重新審視物質所含有之歷史性,藉由收集因人們行善而被捐獻之衣物,特別是麻綿纖維製品,利用布料纖維與膠結材 (binder)、粒料 (Aggregate)之混合形成混凝土 (Concrete),再透過焚燒攙雜其中之布料,使混凝土塊殘留下原本纖維所處位置的空間,猷如“人造的衣衫化石”,這些曾經被棄置或無主之衣物,如同被放逐之物,今卻再度重返、重新展示於商業空間,藉以歸返過程將商業展示活化,提出物我關係之詮釋新解。
出處:丁昶文,《典藏目錄29》,國立臺灣美術館,2017,頁213。
已瀏覽清單
藏品(空調工程-二層平面圖)的圖片
藏品(狗骨)的圖片
藏品(白果白珠)的圖片
藏品(《110全國大專校院運動會秩序總冊》)的圖片
藏品(觀音山之夕陽)的圖片
藏品(冬葵子)的圖片
藏品(圖例,電視天線及電話昇位圖)的圖片
藏品(陶壺)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