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記憶的距離(兩棵松/一株樹/一盞燈/一團影/一口氣)
登錄號:10700004的圖片(107000040000.JPG)(僅限公開瀏覽),第1張,共6張
僅限公開瀏覽   
登錄號:10700004的圖片(107000040000.JPG)(僅限公開瀏覽),第1張,共6張
登錄號:10700004的圖片(107000040001.jpg),第2張,共6張
登錄號:10700004的圖片(107000040002.jpg),第3張,共6張
登錄號:10700004的圖片(107000040003.jpg),第4張,共6張
登錄號:10700004的圖片(107000040004.jpg),第5張,共6張
登錄號:10700004的圖片(107000040005.jpg),第6張,共6張
陳順築
藝術類\複合媒材
2009
複合媒材/攝影/環氧樹脂
國立臺灣美術館
10700004
陳順築,1963年出生於臺灣澎湖,2014因病辭世。1986年畢業於中國文化大學美術系西畫組,1995年獲臺北美術獎,2009年獲李仲生基金會視覺藝術獎,曾於臺灣多所大學任教,為臺灣將攝影藝術與裝置、複合媒材、觀念藝術等融合應用的重要推手。陳順築影像的獨特魅力,即是在於其影像除了作為一種美學的思辯場域外,更是濃厚情感的棲居之所。

《記憶的距離》系列﹕此系列作品為陳順築自過去所拍攝的大量影像中,重新檢視並賦予其新的詮釋意義。此系列中所有影像皆是以「一」、「二」搭配各種計量單位去探測物質現實與虛擬記憶間的距離。同時,所選列作品皆屬高反差及模糊(或局部模糊)的意象,就如其自述中所言﹕「記憶不僅是過去,記憶是現在,記憶是未來」。陳順築藉此表現記憶在時間流中其實並不是僅存於某個特定、穩固的時刻,反而應是存於一種難以被定位、準確勾勒的曖昧時延當中不斷流竄。最後,創作者又於影像表面局部上覆蓋或滴落一些不規則的膠狀透明物,這層處理則標誌著創作者再次「介入」那已逝影像過程的註記與回返痕跡。
出處:馮勝宣,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
已瀏覽清單
藏品(底層、二層照明設備)的圖片
藏品()的圖片
藏品(清仁宗「嘉慶通寶」)的圖片
藏品(碎石路面斷面圖)的圖片
藏品(1950至2006年臺灣常民生活)的圖片
藏品(白地盤金彩繡菊紋裙襖)的圖片
藏品(北海一角)的圖片
藏品(曲樓梯詳細圖及踏步詳細圖)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