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何陋之有
登錄號:10700025的圖片(107000250000.JPG)(CC BY-NC),第1張,共1張
CC BY-N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圖檔加入下載清單圖示
洪根深
藝術類\水墨畫
2015
樹脂、石膏、墨、壓克力顏料、畫布
國立臺灣美術館
10700025
洪根深(1946–),出生於澎湖縣,定居於高雄市。他以富含文化政治批判的後現代水墨著名,然而老年的洪根深亦有山水題材的創作。〈何陋之有〉以抹布擦拭墨汁的獨門技法,在石膏與樹脂製作的肌理上,運用深淺濃淡的調子變化,形貌自然山川。畫名取自劉禹錫(772–842)〈陋室銘〉。直式畫幅,上下狹長,畫幅右下方有洪根深的落款簽名與鈐印;然而,這件作品原本是橫式畫幅。以後現代藝術的表現技法而言,顛倒畫幅形式,是一種較常見的自我顛覆性手法,也是一種錯置技法的運用。
從接受理論(Reception–Theory)的觀眾角度來看,倘若我們再將〈何陋之有〉顛倒回來,將畫幅打橫著來看,那麼,這件作品約可描述如下:它以山腳下的溪畔澗口為題材,僅僅擷取自然風景裡的一個小角落入畫,遠非山川大地盡收眼底的全景式山水;然而,洪根深在溪畔的平台上布置了一間平房,周圍竹林環繞;以大小比例的差異懸殊,懸崖峭壁也因此壯闊了起來。只是,洪根深在創作的最後階段,將畫幅旋轉了90度而呈直式。他並且在這幅打橫了的山水畫上加上硬邊(Hard–
Edge)造型的線條或塊面,色彩以水墨山水的墨線或青綠山水的石青、石綠為主;通過這種強烈的符號性反差,〈何陋之有〉保持了一種它與傳統山水畫之間的藕斷絲連關係。
出處:施世昱,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22。
已瀏覽清單
藏品(1950至2006年臺灣常民生活)的圖片
藏品(泥海蜷)的圖片
藏品(耳葉假金星蕨)的圖片
藏品(硬陶腹片)的圖片
藏品(ANCHORAGE DETAIL,AIR-CONDITION ROOM INSULATION,OFFICE BASEMENT,DETAIL,SECTION,REINFORCEMENT FOR OF CONTROL TOWER,DRAIN
藏品(豬下顎骨齒)的圖片
藏品(嘉慶六年福加臘等同立給墾字)的圖片
藏品(蝶紋織錦被面)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