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紓
藝術類\水墨畫
1918
水墨絹本
國立臺灣美術館
10900213
館藏有其絹本設色〈四季山水圖四屏〉,堪稱在其山水畫中頗具代表性,此春、夏、秋、冬四屏,似受明朝文徵明以及清朝戴熙之啟發,顯得清秀文雅而帶有書卷氣,與常見明清臺式閩習的狂野氣質恰成兩極對照,算得上是目前臺灣所見林紓畫作中的佳品。
屏一 (春):
題識:迎面青山似六朝,酒人到此早銷魂。那知更有涵元殿,添上長條復短條。戊午十二月畏寒不出,挑燈寫此時漏已三下矣。紓識。
鈐印 :「補柳翁」白文印。「定林所考」朱文印。
屏二(夏):
題識:前十年為陳絜庵寫雲栖圖,中有萬竹掃天語,螺江太保見而不平,為其小雄山龍水第二齋之竹多於雲栖蓋百倍也。然余實未至小雄山也,約為太保補圖。戊午十二月八日,太保及朱師傅、耆壽民、劉葱石集余春覺齋,匆匆中惜未以此幀示太保,不知能得第二齋之髣髴否? 畏廬居士自識。
鈐印 :「畏廬老人」朱文印。「定林所考」朱文印。
屏三 (秋):
題識:東坡於承天寺訪張懷民看月,自云 :何地無月? 何地無竹柏? 獨少清閒如我兩人耳。今畫中作松柏,不作竹柏,似有東坡而無懷民,不能援引東坡故事。然輕雲如紗,奇峰壁立,負手月中,恐承天寺尚無此詩境。書竟,擲筆一笑。紓識。
鈐印:「畏廬」朱文印。「定林所考」朱文印。
屏四(冬):
題識:莫作承平六出看,尖黎徧地悉袁安。道人參透人情幻,自覺身(點去)心頭比雪寒。戊午嘉平(點去,補「冬日」),雪中以酒自熨,盡二蕉葉醉矣,醒石吮墨寫此。畏廬林紓識。
鈐印:「畏廬」朱文印。「定林所考」朱文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