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今夕何夕
登錄號:10100304的圖片(101003040000.JPG)(CC BY-NC),第1張,共1張
CC BY-N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圖檔加入下載清單圖示
廖修平
藝術類\版畫
2007
併用版畫(凹,孔版)/紙版/感光絹版
國立臺灣美術館
10100304
1936年生於臺北。1959年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畢業。1962-64年留學日本國立東京教育大學繪畫研究科。1965-68年旅居巴黎,進入版畫17工作室進修,受教於海特(Hayter)教授。1973-76年返臺灣提倡現代版畫。1977年應日本國立筑波大學之邀任教二年半。1979-1992年任美國西東大學藝術系版畫教授。1988-1991年應邀至浙江美院與南京藝術學院擔任客座教授,主持現代版畫研習班。1994年與謝里法、陳錦芳合力籌辦「巴黎文教基金會」。2002年返臺繼續藝術創作。
常言「生死無常」,但若不是真正的面對,又豈能真確的體悟?2002年廖修平面臨人生最劇烈的痛,隱藏在內心的感恩之情,還來不及道出,但是這傾訴的對象卻突然、永遠的消失;其生活的支柱、伴隨走過大半藝術生涯的伴侶,竟然在獨自出外賞鳥的山路中,意外墬谷身亡。說不出口的話語,只能永遠埋藏內心;對於過往努力追求的一切,視若雲煙、淡如水。經一段長時沉潛,開始《夢境系列》的創作,試圖走出陰霾;先擱置之前嚴謹、理性、秩序、對稱、沉穩的構圖,轉而爆發出糾結扭曲的手,感性又突兀的伸出地表,掙扎、吶喊,求救的呼喚、沉痛的悲鳴,深切象徵其內心的不捨與自責。〈今夕何夕〉作於2007年,以拼貼版(Collagraph)凹版印製,再併用絹版。
出處:黃郁生,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20。
已瀏覽清單
藏品(道光四年(1824)臺灣北路淡屬蔴薯屯屯外委潘瑛文造「屯丁戶口名簿」)的圖片
藏品((一層平面配置))的圖片
藏品(負載分析表)的圖片
藏品(榕透翅毒蛾)的圖片
藏品(1950至2006年臺灣常民生活)的圖片
藏品(Debris - Pentagon)的圖片
藏品()的圖片
藏品(石片)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