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騰遠
藝術類\油畫
2014
壓克力顏料、畫布
國立臺灣美術館
10300066
地球末日的數千萬年後,來自宇宙深處的鸚鵡人降落地球。為了研究地球末日前文明的樣貌,以及地球末日的主因,鸚鵡人在已經被灰燼掩埋的地表中,進行考古。藉由考古,鸚鵡人可描繪出當時地球人類的文明,進一步地,鸚鵡人開始重建地球。鸚鵡人將地球文物中所擷取出的各項數據資料,搭配鸚鵡人生物學家的高科技培育技術,以新生命的形式,培育出更適合生長在末日地球上的生命和文明。 張騰遠假想了一位生物學家,他是眾多來到地球考古的其中一員鸚鵡人,經歷漫長時間的地球考古研究,他將所得文獻和數據,融合本身的培育技術,創造他認為更適合在末日地球生存的新生命。他將鸚鵡人中的生物學家塑造成理性的研究者和偏執的造物者。 他試圖向觀眾拋出「關於未來,你記得什麼?」這個問號。 這個問句一方面暗示著如果人類超脫第四維度(時間)到第五維度,看清整個時間軸線,便可看到地球末日的前因後果。那麼在這樣的前提下,是否還會選擇同一條道路前進呢?另一方面,這個問句指出未來將不再是關於時間的描述,而是轉換成對一個特殊地點的指稱。它像是那個曾經到過,卻始終印象模糊,或是不曾去到,卻感覺曾經來過的特殊地點。 最後,「關於未來,你記得什麼?」,這個問句也呼應著張騰遠這兩年間鸚鵡人系列的創作概念,透過對未來的想像,假想未來人(鸚鵡人)會怎麼理解我們現今的世界。而也透過未來人(鸚鵡人)對末日前地球人類的理解(誤解), 反思當代環境中許多荒謬卻已經習以為常的細節。 作品說明: 擁有宇宙最新進科技的鸚鵡人,具有「人類模仿者」的象徵意涵。鸚鵡人在重複拜訪萬物皆改的地球後,將蒐集成的特殊石頭聚集在一起,經驗證分析後,確認地球末日那一天,語言全凝結成了石頭。因此鸚鵡人小組在此套用地球人遺留的公式,試圖破解語言之石,將石頭翻譯回語言。
出處:張騰遠,《青年藝術家作品購藏計畫作品專輯.2014》,臺中:國立臺灣美術館,2015,頁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