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分類:藝術類\油畫
材質:紙/炭筆、水彩
其他:1980-2000
尺寸描述:21.2x27.5
文物描述:國立歷史博物館藏《打鐵婆》(館藏編號112-00177),是張萬傳的水彩作品,係由張萬傳的媳婦黃秋菊女士捐贈予本館典藏,左下角有「CHANG. 万」之作者簽款。素面速寫紙上,整隻打鐵婆幾乎佔據了整張畫幅。張萬傳選擇以水平側身的角度描繪這條魚,首先以炭筆勾勒出魚的外型輪廓,然後細緻刻畫了突起的魚嘴、圓弧狀的下巴、微凸的魚眼、三角形的背鰭、以及扇狀的尾鰭等特徵。透過炭筆的暈染技法,畫作增添了立體感。魚的上唇、眼珠、眼周、魚鰓、胸鰭、腹部、背部及尾部等細節處,部分點綴著藍黑與橘黃色調的對比設色,使打鐵婆的形象更加鮮明突出。魚的下腹部至魚尾,部分可見深色的墨彩加強輪廓,這是張萬傳慣用的手法之一,也是其繪畫的特色。
本件作品推測創作於1980至1990年代之間,屬於張萬傳後期大量描繪魚類海鮮題材的靜物畫之一。
張萬傳(1909-2003)的作品以豪放、率性的氛圍著稱。1930年代,張萬傳前往日本習畫,受到了當時畫壇上風靡的巴黎派畫家的影響,他從嚴謹、拘束的學院派訓練中跳脫出來,最終決定從帝國美術學校退學。這段經歷也是促使他作品以傾向野獸派、超脫世俗的前衛風格為主要表現方式的原因。1937年,他與好友洪瑞麟(1912-1996)、陳德旺(1910-1984)等人共同發起了「MOUVE(ムーヴ)洋畫集團」(1941年改名為造型美術協會);1954年,他再與洪瑞麟、陳德旺、張義雄(1914-2016)、廖德政(1920-2015)、金潤作(1922-1983)組織「紀元畫會」,兩者皆以追求自由創作的精神為目標,這一理念也在張萬傳的作品中得到體現。在技法與媒材方面,張萬傳也展現了卓越的多樣性,他善於繪製油畫、水彩、蠟筆和鉛筆速寫,並且能靈活地將多種媒材複合使用。張萬傳一生創作量豐富,作品涵蓋人物、風景和靜物等多種主題。在靜物畫中,便以魚畫系列作品尤為著名,此系列魚畫不僅展現了他對美術創作的熱情,也體現了他對生活的深刻觀察與熱愛。
館藏編號:112-00177
典藏單位:國立歷史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