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黑鯧
登錄號:112-00178的圖片(wp112-00178na0001t_2024.jpg)(僅限公開瀏覽),第1張,共1張
僅限公開瀏覽   
文物分類:藝術類\油畫
材質:紙/炭筆、水彩
其他:1980-2000
尺寸描述:19.5x26.7
文物描述:國立歷史博物館藏《黑鯧》(館藏編號112-00178)是張萬傳的水彩作品,係由張萬傳的媳婦黃秋菊女士捐贈予本館典藏,右下方有作者署名「CHANG. 万」。作品中,張萬傳運用炭筆勾勒出鯧魚的輪廓外觀,細黑的輪廓線搭配具速度感的大筆線條,呈現鯧魚整體圓扁的魚形、厚鈍的魚嘴、兩端幾乎呈對稱的三角形腹鰭與背鰭、細長的魚尾與剪刀狀的尾鰭等特色。除了炭筆的黑色之外,黃褐色與藍黑色調的對比,巧妙地運用了色彩的冷暖對應,並在畫面中留出適當的空白,不僅營造出鮮明的明暗層次,亦突顯鯧魚的形體特徵。
其創作年代推測是1980年代至1990年代之間的創作,屬於張萬傳1980年代後大量創作魚類海鮮之靜物畫主題的其中一件。
魚與蝦是張萬傳(1909-2003)靜物畫中最具代表性的題材之一。張萬傳畫魚的原因有許多,也隱含了許多意義。1947年,228事件後,張萬傳為避禍遷居金山,時常到近海捕魚,過著捕多少、吃多少的生活,這段經歷讓魚成為他生命中重要的象徵。張萬傳的父親極愛吃魚,甚至被暱稱為「阿魚仔」,因此張萬傳的魚畫中也蘊含著對父親的深情追憶。此外,張萬傳對謝國鏞(1914-1975)的感謝之情也融入他的魚畫中。謝國鏞是張萬傳在廈門結識的好友,後來成為「MOUVE(ムーヴ)洋畫集團」(1941年改名為造型美術協會)的核心成員之一。每當畫會在南部舉行時,家中經營魚塭的謝國鏞總會熱情款待海鮮佳餚,這段往事也成了張萬傳畫桌上魚時心中不滅的回憶。

館藏編號:112-00178

典藏單位:國立歷史博物館
已瀏覽清單
藏品(鈴木氏鳳尾蕨)的圖片
藏品(盾蕨)的圖片
藏品(人事:任用與推薦(33))的圖片
藏品(陶片)的圖片
藏品(香菸)的圖片
藏品(臺灣武田藥品股份有限公司合利他命F贈獎海報)的圖片
藏品(朱諾松城)的圖片
藏品(高雄市政府開會通知書(影本))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