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白鯧
登錄號:112-00186的圖片(wp112-00186na0001t_2024.jpg)(僅限公開瀏覽),第1張,共1張
僅限公開瀏覽   
文物分類:藝術類\油畫
材質:紙、水彩
其他:1980-2000
尺寸描述:26.4x39(cm)
文物描述:國立歷史博物館藏《白鯧》(館藏編號112-00186),是張萬傳的水彩作品,係由張萬傳的媳婦黃秋菊女士捐贈予本館典藏。
素白的背景中,畫面上方描繪了一隻水平橫向的白鯧魚。作者以炭筆勾勒出白鯧魚的外形,描繪魚鰭與紋路,呈現白鯧魚如菱形般的獨特外觀。在設色方面,作者運用藍、粉、黃等水彩顏料,搭配多變的筆觸與暈染技法,突顯白鯧魚的特徵。例如背鰭以藍黑色調點染,上背部過渡至胸部時用粉膚色暈染,下腹部則以淡藍、淡紫色表現,使魚身的光滑質感更加明顯,並突顯白鯧亮白的腹部。整體色彩運用展現了作者對魚的細緻觀察。
作品無紀年與簽款,推測屬於張萬傳1980年代後大量創作魚類海鮮之靜物畫主題的其中一件,創作於1980至1990年代之間。
張萬傳(1909-2003),出生於淡水,後遷居至太平町附近(今臺北市大同區延平北路一段至三段),早年曾於石川欽一郎(1871-1945)的「臺灣繪畫研究所(後改名為「臺灣洋畫研究所」)」習畫。1930年代赴日進修,曾就讀於帝國美術學校,而後進入川端畫學校學習。他的創作風格以豪放、率性和強烈的色彩運用著稱。在媒材運用上,張萬傳則擅長油畫、水彩、蠟筆等繪畫形式。值得一提的是,他存世的速寫作品數量豐富,這些速寫多作為正式油畫或水彩作品的練習。透過這些速寫作品,可以窺見張萬傳在日常創作中的勤奮與不懈精進。而對魚類、海鮮的速寫,也可見到不同於正式作品的大筆揮灑,更加直接展現他對形體的掌握能力與熟練的筆法技巧。本件作品亦展現了他對日常所見之魚蝦海鮮的觀察,以及對於不同描繪手法的持續探索。

館藏編號:112-00186

典藏單位:國立歷史博物館
已瀏覽清單
藏品(《抱擁朝陽》電影海報)的圖片
藏品(1950至2006年臺灣常民生活)的圖片
藏品(銅錢)的圖片
藏品(貴州台江苗族女盛裝上衣 )的圖片
藏品(昭和十八年事務所申請書費用領收證)的圖片
藏品(織錦被面)的圖片
藏品(毛葉泥炭苔)的圖片
藏品(寒玉堂千字文行書橫幅)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