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分類:藝術類\水墨畫
材質:紙
其他:1951~2004
尺寸描述:41.7x34.5
文物描述:國立歷史博物館藏《松石雙鹿》(館藏編號112-00219),為林玉山創作於1951~2004年的水墨設色底稿。畫面中兩隻鹿站在松樹底下,雙鹿的視線往畫面左方觀看,身軀運用斷續的線條勾勒與皴染,表現梅花鹿身上毛皮的質感與特色。公鹿頭上的角描繪細膩,搭配臉部局部設色,相當自然,且四隻腳的輪廓線條俐落,表現出站姿挺拔的姿態。最右邊的松樹樹幹使用乾擦法表現樹皮的質感,針葉的細節描繪也相當細膩,地面的石頭與雜草也使用乾筆勾勒皴染。林玉山運用簡潔暢快的筆墨描繪松石雙鹿,此底稿已近似完成品。林玉山相當重視自然寫生,首重精確的觀察與詳實的記錄,認為寫生就是畫畫的資料,寫生越多資料也就越豐富,會寫生的人,畫出來的作品才會千變萬化。
林玉山(1907-2004),本名林英貴,出身嘉義市,父親經營風雅軒裱畫店(今成仁街),從小因家庭環境關係耳濡目染下學習傳統水墨繪畫。1923年跟隨伊坂旭江學習南畫,並與亦師亦友的陳澄波(1895~1947)一同寫生切磋畫藝,1926年赴日本東京川端畫學校日本畫科學習,除臨稿外,也進行實地寫生創作。1927年以作品《水牛》、《大南門》入選臺展東洋畫部,與陳進(1907~1998)、郭雪湖(1908~2012)並稱「臺展三少年」。創作風格融合了東方傳統繪畫的筆墨韻味與西洋畫的空間感與用色。1951年開始任教於省立師範學院藝術系(今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作育英才無數。在戰後國畫潮流下創作風格改以水墨畫為主,呈現多樣化的繪畫表現。是臺灣非常重要的藝術家之一。
館藏編號:112-00219
典藏單位:國立歷史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