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仿風字歙硯
登錄號:112-00246的圖片(js112-00246na0001t_2024.jpg)(CC BY),第1張,共3張
CC BY(姓名標示)    圖檔加入下載清單圖示
登錄號:112-00246的圖片(js112-00246na0001t_2024.jpg)(CC BY),第1張,共3張
登錄號:112-00246的圖片(js112-00246na0002t_2024.jpg)(CC BY),第2張,共3張
登錄號:112-00246的圖片(js112-00246na0003t_2024.jpg)(CC BY),第3張,共3張
文物分類:器物類\歷史文物
材質:石
其他:20世紀
尺寸描述:15.5x13.6x2.5(cm)
文物描述:國立歷史博物館藏《仿風字歙硯》(館藏編號112-00246)。此硯作風字形,石色黃赭,整體無紋飾,線條簡潔流暢,古樸素雅,為仿晚唐至五代的風字陶硯之硯式。硯首圓弧而底部著地,尾端略高於硯首,硯面自墨堂向硯池斜下呈斜坡狀,墨堂與硯首交接處為轉折圓弧,硯池形成槽臼式,兩側硯邊束腰、起棱,與硯首連結處成圓弧轉折。硯背有五條白色弧線,尾端兩隅有馬蹄樣的四邊形雙足。
唐代早期的鳳形陶硯,又稱鳳凰池硯,是「風字硯」的前身,其器上圓下方,硯首窄而硯尾寬,兩側邊內收,硯堂呈坡狀,硯尾底部有兩足,是典型的唐代硯式。宋代米芾(1051-1107年)在《硯史》中記述:「隋唐工稍巧,頭圓,身微瘦,下闊,而足或圓為柱,以不逮古,至本朝扁長穹高腰瘦、刃闊鉞斧之狀」,描述了唐、宋兩代鳳形硯造型的演變。南宋初年的《端溪硯譜》中收錄了四十八種硯式,關於風字硯的硯式,就分為平底風字、有腳風字、垂裙風字、古樣風字、琴足風字等五類。從上述資料作比對,本硯為雙足的風字硯即為「有腳風字」。
歙硯為中國四大名硯之一,以石質堅潤發墨、雕琢精細雅致而著稱。歙硯紋飾形態多變,秀美異常,宋代文人歐陽修(1007—1072)在《贊歙硯》曾道「徽州硯石潤無聲,巧施雕琢鬼神驚」讚賞歙硯紋理之妍麗紛呈,經雕刻後增添其精妙。

館藏編號:112-00246

典藏單位:國立歷史博物館
已瀏覽清單
藏品(矮菊)的圖片
藏品()的圖片
藏品(XIN TANG New China 8期)的圖片
藏品(行書七言詩)的圖片
藏品(配電、照明及中央監控系統)的圖片
藏品(陶片)的圖片
藏品(臺灣野牡丹藤)的圖片
藏品(臺灣黃杉)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