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藏單位: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館藏編號:11200615038a3
類別:器物類\藝文品
不詳
藏品說明:體鳴樂器。稱呼:突心環狀排鑼(Kyei waing, Bossed gong circle),共有18~19個突心銅鑼,似環狀排鼓一般的排列成圓圈狀。它主要為環狀排鼓及嗩吶伴奏。環狀排鑼也演奏旋律,但以不遮蓋過環狀排鼓為原則。其音響與框鑼(framed gong, maun saing)相比,較具旋律性。演奏者使用擊槌,敲擊鑼上的凸起物,雙手各持一擊槌,演奏時若有必要,須於敲擊後以手抑制銅鑼發出之聲響。在銅鑼凸起物內有蜂蠟,調整蜂蠟之多寡可以調音,銅鑼的演奏者,在樂隊中居於次要的地位。
在蒲甘(Bagan)王朝時代,銅鑼被稱為「那利薩拉」(nari-sara),這段記載可見於北庫尼佛塔(North Kuni Pagoda)蘇王后(Queen Saw)之銘文,這座寶塔經常有富人奉獻樂器。銅鑼也是蒲甘王朝十項樂器中之一項。銅鑼可演奏特別的旋律,稱之為「奇托」(kyei tha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