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菲律賓傳統銅鑼及弦樂器
登錄號:11200020001的圖片(11200020001_A001.JPG)(CC BY-NC),第1張,共1張
CC BY-N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圖檔加入下載清單圖示
典藏單位: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館藏編號:11200020001
類別:器物類\藝文品
不詳
藏品說明:凸心鍋形體鳴樂器。名稱:阿貢鑼(Agung),其他的稱呼有:blowon、bua、gaggung、sembakung等,流行於菲律賓南部及婆羅洲等地。學者認為它可能源自印尼爪哇的ageng。
阿貢是一種寬邊內灣的凸心深鍋狀鑼,兩個同類型的面鑼組成一組,大小不一,較大的一個,稱pangandungan, 或p'nanggisa-an(聲音較低沉),主要負責節奏模型(pattern)的強拍;另一個較小、較厚,聲音較高,稱為panentekan,p'malsan或pumalsan,負責二拍子或三拍子節奏的弱拍。它被菲律賓南部伊斯蘭族群,如Maguindanao,Maranao,Sama-Bajau及Tausug等族,使用在庫林鐺樂團(kulintang)的樂隊中。
阿貢鑼演奏時,將兩面大小銅鑼同時垂直懸掛在木製架子上,由兩位樂師各站鑼的左右兩側進行敲打,產生節奏。所使用的敲打鎚稱為balu長約15公分,敲頭部份包覆以軟質但堅實耐用的材質,如橡膠。阿貢鑼是庫林鐺器樂團中的一種伴奏樂器,產生「低音」的效果。常見的重量介於13-16磅之間,但因使用的材質不同,如青銅、黃銅或鐵製,重量也隨之改變。鑼的直徑長度為560~610mm之間。
木架上的裝飾圖類似kulintang座鑼架上的花草幾何圖案。在菲律賓某些非伊斯蘭的族群中也常見以單面突心鑼來演奏。
已瀏覽清單
藏品(碎米薺)的圖片
藏品(日本大辭典-言泉(五))的圖片
藏品(百年前上海手彩風景明信片)的圖片
藏品(美濃巷路)的圖片
藏品(陶把)的圖片
藏品()的圖片
藏品(戈形器)的圖片
藏品(阿里山黃鱔藤)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