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分類:器物類\商業財產
主題類別:碑碣拓本
年代:1834~1834
尺寸:寬:109 x 高:286cm
尺寸描述:原碑尺寸(寬):94.00 , 原碑尺寸(高):214.00 , 原碑尺寸(厚):12.00
釋文:重脩天后宮記
枕山襟海,屹鹿津西北隅,規模宏敞,金碧煇煌,有天后新宮焉。昉於乾隆丁未歲,為公中堂福請帑營建,迄今已垂五十年。前以廊廡未張,有汪公楠來蒞斯土,偕鄉紳林君文濬增飾之;制遂以備,貌復以新。月異歲遷,地濱於海,氛氣易侵;曾幾何時,又覺粉堊漫漶、瓦翎參差,觀者咸欹傾是嘆。舊司馬王公蘭佩暨遊府溫公兆鳳慨然議興脩,首捐倡;土商為之樂趨,因舉職員王君景福董其事。王君者,鄉里善士,素尚義急公。是役也,鳩匠經營,縻金錢千倍有奇。以道光癸已夏四月興工,至甲午孟冬日工程告竣。事蕆,請記于余。
余念自下車之來,雖薄書鞅掌,而於茲役贊襄,每嘗夙夜廑意,欲觀厥成。今廼一旦煥新,視其琱楹繡桷,則飛虬棟而舞盤螭;觀其瓊級瑤臺,則駕虹梁而曳文杏。而且淨界祇園,其殿後整潔,則極花卉之鮮明,鶴汀鳧渚;其庭前拱翠,則窮島嶼之縈廻,藻繪重施。以今視昔,較公中堂之營建,汪、林之增飾,其宏敞煇煌,斯即後觀不廢,距必無侈前人哉!既嘉王、溫二公之好義,能襄盛舉,以媲美於前;而又喜王君之竭誠,能勤勞不怠,故得相與有成也。於是乎書。若夫神靈之赫奕與創制之顯庸,崇德報功,前人固已道之詳矣,茲又何贅!
福建金門總鎮府竇捐銀貳拾員,艋舺參府前鹿遊府溫捐銀壹佰員,前任臺灣府王捐銀伍拾員,鹿港海防分府陳捐銀壹佰員、鹿港副總府劉捐銀壹佰員,前鹿港海防分府王捐銀伍拾員、陞鹿港分府彰化縣李捐銀伍拾員、廳署職員王秉仁捐銀伍拾員。北路協鎮府葉捐銀貳拾員,泉郊金長順捐銀壹佰陸拾員,廈郊金振順捐銀陸拾大員,金瑞勝船捐銀肆拾大員,泉廈郊行保合捐銀參拾員,林日茂捐銀貳拾伍大員,廳署林仕元捐銀貳拾員。文口書施明坊員銀貳拾圓,布郊金振萬捐銀壹拾伍員,糖郊金永興捐銀壹拾大員、染郊金石順捐銀壹拾大員、 郊金長興捐銀壹拾大員、監生紀廷禧捐銀壹拾大員、文口書施明番捐銀拾員、武口書喜捐銀拾大員、彰倉書倪景文捐銀拾員。油郊金洪福捐銀捌大員,南郊金進益捐銀伍大員,口館施疊世捐銀肆大員。泉廈大小商漁船戶計捐銀壹仟零玖拾陸員,諸船牌名載登匾上。總收捐題洋銀貳仟零玖拾員。
賜進士出身臺灣噶瑪蘭通判署鹿港海防同知陳盛韶敬撰并書,總理工務職員王景福暨董事施錫杯、(施)迎禧仝勒石。
道光十四年歲次甲午冬十月穀旦立
取得方式:採拓
藏品描述:本物件為西元1834年(道光14年)鹿港海防同知陳盛韶撰文,詳述新祖宮歷史沿革、重修始末,並記捐題情形;這次重修工程,西元1833年(道光13年)興工,次年竣工。
鹿港天后宮創建於明末清初,供奉天上聖母,其遺址古地名稱「船仔頭」,在現址北側三條巷。西元1683年(康熙22年)天后宮廟型制太過狹小,為感念媽祖慈恩,便將舊廟遷至現今的廟址「粟倉內」進行改建。
登錄號:19580010177
典藏單位:國史館臺灣文獻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