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張啟勳
文物分類:器物類\商業財產
主題類別:碑碣拓本
年代:1923~1923
尺寸:寬:85 x 高:40CM
尺寸描述:原碑尺寸(寬):85.00 , 原碑尺寸(高):40.00 , 原碑尺寸(厚):12.00
釋文:遠稽前清,代首之時、順治之終、康熙之始,鄭成功御駕開臺,屯兵於鐵砧之巅。斯時戎馬駐紮,生番勁敵,飲水困之。祝天告地,劍插山上而得甘泉,以養軍兵。故名曰「國姓井」,聖蹟可考。
及其雍正年間,大甲官民共建廟宇,崇奉神庥,以感聖王水土之恩。後因廟體多年,瓦棟經已崩壞,空存基礎。迨至光緒十三年乙酉,當地官紳民等即再重建一新,依舊尊崇。
越我帝國明治三十一年戊戌,又被風雨傾頹,于今有二十六載。我等不忍古蹟遺棄,爰集同志,擇吉建築,依然奉拜。但求聖王鎮斯山、在斯廟、鑑斯民、得斯土,知恩自能報本耳!況乎例年端午佳節,士女登山參拜者,有如雲集。于於此以誌云爾。
李進興、梁清波、許天猫、李丁淋、張青雲、郭榮、王元吉、英淮承、王容翼、張君旺仝立。
献地主張啟勳、郭范池、〈郭〉汝里敬撰。
大正十二年癸亥春月吉旦
取得方式:採拓
藏品描述:本物件為西元1923年(大正12年)鐵砧山鄭成功廟誌,是該廟重修紀事,唯碑文所述「光緒十三年乙酉」重建一事,應係「十一年」之誤。鄭成功廟亦稱國姓廟,相傳創建於雍正年間,西元1885年(光緒11年)重建。
戰後初期,當時臺中縣大甲鎮長郭金焜、郭秋漢、陳財福等以興建大甲忠烈祠的名義發起重建鄭成功廟,並得大甲、大安、外埔民眾支助完成重建。
登錄號:19710010005
典藏單位:國史館臺灣文獻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