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韋陀棒
登錄號:19800010213的圖片(19800010213_A001.jpg)(CC BY-NC),第1張,共14張
CC BY-N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圖檔加入下載清單圖示
登錄號:19800010213的圖片(19800010213_A001.jpg)(CC BY-NC),第1張,共14張
登錄號:19800010213的圖片(19800010213_A002.jpg)(CC BY-NC),第2張,共14張
登錄號:19800010213的圖片(19800010213_A003.jpg)(CC BY-NC),第3張,共14張
登錄號:19800010213的圖片(19800010213_A004.jpg)(CC BY-NC),第4張,共14張
登錄號:19800010213的圖片(19800010213_A005.jpg)(CC BY-NC),第5張,共14張
登錄號:19800010213的圖片(19800010213_A006.jpg)(CC BY-NC),第6張,共14張
登錄號:19800010213的圖片(19800010213_A007.jpg)(CC BY-NC),第7張,共14張
登錄號:19800010213的圖片(19800010213_A008.jpg)(CC BY-NC),第8張,共14張
登錄號:19800010213的圖片(19800010213_A009.jpg)(CC BY-NC),第9張,共14張
登錄號:19800010213的圖片(19800010213_A010.jpg)(CC BY-NC),第10張,共14張
登錄號:19800010213的圖片(19800010213_A011.jpg)(CC BY-NC),第11張,共14張
登錄號:19800010213的圖片(19800010213_A012.jpg)(CC BY-NC),第12張,共14張
登錄號:19800010213的圖片(19800010213_A013.jpg)(CC BY-NC),第13張,共14張
登錄號:19800010213的圖片(19800010213_A014.jpg)(CC BY-NC),第14張,共14張
作者:不詳
文物分類:器物類\宗教禮俗
主題類別:民俗文物
媒材:木
年代:不詳
尺寸:長:120 x 寬:4cm
重量:0kg
取得方式:購置
藏品描述:本物件為韋馱專用的法器韋馱棒,一般又稱之為金剛杵。長條棒狀,底色應為暗深色,但棒身有不規則的白色,握把處有一圈圈的設計,棒身有紋飾,棒底亦有雲紋紋飾。
韋馱,民間尊稱其為韋馱菩薩,與伽藍菩薩並稱佛教兩大護法神。主要職責在護持佛法、保護出家人和護持法會等。相傳傳統社會中,從韋馱佛像手持金剛杵的方向可知這間佛寺是否提供「掛單」(出家人免費住宿)的服務,如果韋馱佛像是將金剛杵扛在肩上,則表示可接受掛單三日,若韋馱佛像是將手持金剛杵持平擺放,則表示可掛單一日,若韋馱佛像是將金剛杵直立的立在地上,則表示不方便掛單。

登錄號:19800010213

典藏單位: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已瀏覽清單
藏品(西北鐵角蕨)的圖片
藏品(陶罐)的圖片
藏品()的圖片
藏品(豨薟)的圖片
藏品(經卷)的圖片
藏品()的圖片
藏品(雞母珠)的圖片
藏品(小型石英石核)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