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不詳、不詳
文物分類:器物類\商業財產
主題類別:碑碣拓本
年代:1905~1905
尺寸:寬:83 x 高:152cm
尺寸描述:原碑尺寸(寬):83.00 , 原碑尺寸(高):152.00 , 原碑尺寸(厚):0.00
釋文:昔者漢民攀黃霸之轅、齊州留薛公之榻、繁邑輦楊君之粟、武陵愛樂令之園,凡以盛德之入人者深,故去思之繫民者切;況乃推心置腹,感孚於版圖新附之民;開誠布公,奠安於烽火粗安之局。如我前任宜蘭廳憲西鄉菊次郎,公之德風偃草,陰雨膏苗者歟!
公以侯門之裔,作宰官之身,歷任要津,久重當道。及其捧檄蘭陽也,時則匪正跳梁、民不安堵;甫試斲輪之手,頻傷保艾之心。彼萑符之暴未平,而荏席之安奚卜。特以網開一面,固將恩信而服諸頑梗之眾;法約三章,庸有血氣而昧厥尊親之義。
喜同歸,赤子朱登;本慈愛,神君慶復。□青天崔譽,是太平官府,四境昭肅清之象;龐吠無聞,百年宏久大之規,鴻猷聿著。興學校以造士,茂棫樸也;均田賦以課農,廣桑麻也;闢町畦以表道,通輻輳也;防泛濫以築堤,固金湯也。
舉凡救弊補偏、興利除害,莫不敢人之所畏,易人之所難者乎!至於其□靜也,若公綽之寡欲;其安雅也,若宓子之鳴琴;其燭事也,若九齡之金鑑;其愛士也,若桓武之緇衣。且恐舊政多違,旁搜遠紹;懼輿情莫洽,問俗從宜。緩歛而蘇困民,厚賑而哀熒獨,皆本至情至性,發為懋德懋功也。所以物感情誠於一念,患消封□長蛇;民歌樂足於五年,祥昭嘉禾瑞麥。倘得河東借寇、援此牽衣,大吏留髡、爭為上疏,不誠見資深則功德益茂,土厚則草木愈榮哉!
乃公歸田計決,使民失哺心孤。昔年種樹成陰,永留斯土,風流之遺愛;爾日勒□誌美,洵出吾民,月旦之公評。紳等分居子姓,感切寅衷;截鐙有心,留鞭無計。談到馮異,無人不仰花驄;望斷細侯,何時再迎竹馬。漫繡平原之像,立香火於萬象;好刊叔子之碑,傳榮光於千載。云爾。頌曰。
明治三十八年 月 吉旦,宜蘭縣下紳董商庶仝立。
取得方式:採拓
藏品描述:本物件為西元1905年(明治38年)宜蘭廳下紳董商庶同立,懷念西鄉勤政愛民,歌頌治事風采,去思遺愛溢於言表。今碑猶立堤防,見證歷史。西鄉菊次郎於西元1897-1920年(明治30年-35年)首任宜蘭廳廳長,興學校、均田賦、廣桑麻、闢町畦與防泛濫皆其治績;又以修堤防、治水利,功在蘭陽。
官員任滿離職,地方紳民作去思詩文,用以追念懷德;樹立碑記,用以流芳奕世。臺灣與金門地區現存德政去思碑,其人雖逝,事功垂後;其文可賞,思古景仰。政績如果深得人心,不僅立碑頌德而已,或供長生祿位,或雕像附祀寺廟, 德政碑記頌揚治績,長生祿位祈求人壽永存,雕像敬奉神聖清明。
登錄號:19870010020
典藏單位:國史館臺灣文獻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