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織布機
登錄號:19920400032的圖片(19920400032_0001.jpg)(CC BY-NC),第1張,共13張
CC BY-N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圖檔加入下載清單圖示
登錄號:19920400032的圖片(19920400032_0001.jpg)(CC BY-NC),第1張,共13張
登錄號:19920400032的圖片(19920400032_0002.jpg)(CC BY-NC),第2張,共13張
登錄號:19920400032的圖片(19920400032_0003.jpg)(CC BY-NC),第3張,共13張
登錄號:19920400032的圖片(19920400032_0004.jpg)(CC BY-NC),第4張,共13張
登錄號:19920400032的圖片(19920400032_0005.jpg)(CC BY-NC),第5張,共13張
登錄號:19920400032的圖片(19920400032_0006.jpg)(CC BY-NC),第6張,共13張
登錄號:19920400032的圖片(19920400032_0007.jpg)(CC BY-NC),第7張,共13張
登錄號:19920400032的圖片(19920400032_0008.jpg)(CC BY-NC),第8張,共13張
登錄號:19920400032的圖片(19920400032_0009.jpg)(CC BY-NC),第9張,共13張
登錄號:19920400032的圖片(19920400032_0010.jpg)(CC BY-NC),第10張,共13張
登錄號:19920400032的圖片(19920400032_0011.jpg)(CC BY-NC),第11張,共13張
登錄號:19920400032的圖片(19920400032_0012.jpg)(CC BY-NC),第12張,共13張
登錄號:19920400032的圖片(19920400032_0013.jpg)(CC BY-NC),第13張,共13張
文物分類:人類學\民族學
材質: 木 竹 皮革 尼龍
標本說明:"排灣族織布機,本件共有10件,分別為:
001為背帶,長39cm、寬8.3cm,為一塊山羌皮,將長邊向內對摺而成,內側尚有些許山羌毛。長邊之一側有一段長20.5cm之編結痕跡。兩短邊各鑽有兩圓洞,串穿一條長43.5cm之尼龍繩。
002為打棒,本件形如月牙形,由整塊木材刨製而成。刀背長而刀刃短,兩端的邊緣呈弧形,刀背寬度較厚,刃部較薄,全件呈黑褐色,兩長邊有鋸齒痕跡。本件是用以將緯線打緊的工具。
003與004為布卷,本件是由木材削成,主體呈半圓形,兩端各有二叉,叉長約3.7cm,呈圓柱形。他的功能是夾緊經線或已織好的布,使布面與經線撐緊。
005~008為綜絖棒,由細竹枝所製成,器表光滑呈深褐色,其功能在穿綜絖,使梭路分開,不致造成線之脫落或弄亂。周圍長005約4.2cm、006約3.5cm、007約4cm、008約3.9cm。
009為隔棒,本件由一竹段所構成,周圍長8.6cm,器表光滑呈深褐色,上有龜裂與蛀洞。其一端削成尖形,隔棒的主要功能,在分隔經緯的奇偶線,以利織布之進行。
010為經卷,為一塊長方形的木板,長55.2cm、寬6.8cm、厚1.5cm,上有明顯的縱向刀痕。織布時,經卷可撐住經線,另可作為踏腳,將布卷撐緊。"

館藏編號:19920400032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已瀏覽清單
藏品(皮影戲偶頭-生)的圖片
藏品(螺鈿松鶴盤 )的圖片
藏品(石珠)的圖片
藏品(角閃石安山岩)的圖片
藏品(小學生雜誌社出版《小學生》213號(新第167號))的圖片
藏品(六龜里支廳酒保 六龜里蕃產交換業並製籐部 稇源商店洪見濤名片)的圖片
藏品()的圖片
藏品(步行蟲(2))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