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織布機
登錄號:19920500207的圖片(19920500207_0001.jpg)(CC BY-NC),第1張,共23張
CC BY-N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圖檔加入下載清單圖示
登錄號:19920500207的圖片(19920500207_0001.jpg)(CC BY-NC),第1張,共23張
登錄號:19920500207的圖片(19920500207_0002.jpg)(CC BY-NC),第2張,共23張
登錄號:19920500207的圖片(19920500207_0003.jpg)(CC BY-NC),第3張,共23張
登錄號:19920500207的圖片(19920500207_0004.jpg)(CC BY-NC),第4張,共23張
登錄號:19920500207的圖片(19920500207_0005.jpg)(CC BY-NC),第5張,共23張
登錄號:19920500207的圖片(19920500207_0006.jpg)(CC BY-NC),第6張,共23張
登錄號:19920500207的圖片(19920500207_0007.jpg)(CC BY-NC),第7張,共23張
登錄號:19920500207的圖片(19920500207_0008.jpg)(CC BY-NC),第8張,共23張
登錄號:19920500207的圖片(19920500207_0009.jpg)(CC BY-NC),第9張,共23張
登錄號:19920500207的圖片(19920500207_0010.jpg)(CC BY-NC),第10張,共23張
登錄號:19920500207的圖片(19920500207_0011.jpg)(CC BY-NC),第11張,共23張
登錄號:19920500207的圖片(19920500207_0012.jpg)(CC BY-NC),第12張,共23張
登錄號:19920500207的圖片(19920500207_0013.jpg)(CC BY-NC),第13張,共23張
登錄號:19920500207的圖片(19920500207_0014.jpg)(CC BY-NC),第14張,共23張
登錄號:19920500207的圖片(19920500207_0015.jpg)(CC BY-NC),第15張,共23張
登錄號:19920500207的圖片(19920500207_0016.jpg)(CC BY-NC),第16張,共23張
登錄號:19920500207的圖片(19920500207_0017.jpg)(CC BY-NC),第17張,共23張
登錄號:19920500207的圖片(19920500207_0018.jpg)(CC BY-NC),第18張,共23張
登錄號:19920500207的圖片(19920500207_0019.jpg)(CC BY-NC),第19張,共23張
登錄號:19920500207的圖片(19920500207_0020.jpg)(CC BY-NC),第20張,共23張
登錄號:19920500207的圖片(19920500207_0021.jpg)(CC BY-NC),第21張,共23張
登錄號:19920500207的圖片(19920500207_0022.jpg)(CC BY-NC),第22張,共23張
登錄號:19920500207的圖片(19920500207_0023.jpg)(CC BY-NC),第23張,共23張
文物分類:人類學\民族學
材質: 木 藤 竹
標本說明:排灣族使用的織布機為水平背帶織布機,因為織布時經面與地面保持水平的狀態。織作時,織者將腰帶移往臀部上方的位置,利用雙腳腳底板撐住或離開經卷的方式來調整經線張力。織布機的結構簡單,主要是由經卷、固定棒、隔棒、綜絖棒、打棒、緯梭、布捲、背帶所組成。這些工具的搭配使用,完成固定經線、形成梭口、進行送緯、打緯等各項基本的織造功能。一般織具會由織者家裡的男人或委託部落中擅長工藝的人進行製作。女子的織布工具與男子的狩獵工具一樣,具有製作與使用的規範。例如遇喪忌時,不可接觸織布機,男子也不可任意碰觸甚或跨越。

館藏編號:19920500207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已瀏覽清單
藏品(木瓜)的圖片
藏品(小孔菌屬)的圖片
藏品(絹毛鳶尾、閉鞘薑)的圖片
藏品(金文餘辭之餘)的圖片
藏品(彩繪山水紋盤)的圖片
藏品(高雄郡役所)的圖片
藏品(首日封)的圖片
藏品()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