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分類:人類學\民族學
標本說明:種子壺為台灣原住民族經常使用的容器之一,多採用天然成熟的葫蘆製作而成,外觀略呈橢圓形,因應其功能需求,製作成有蓋或無蓋的。種子壺的主要用途為儲存種子、放置物品或做為儲水及運水的器具。製作時,將已成熟乾燥後的葫蘆採下,將上部接近葫蘆蒂頭處裁去,做為容器的開口,口緣呈現圓形,再將葫蘆的種子與內部剩餘物去除乾淨。假如有密封需求,則會在壺口處製作木製的頂蓋,用以儲存種子或物品,也不易被其他動物偷食,較能妥善保存。種子壺的外層多會包覆藤編的網袋,於網袋上方繫上以二圈聯繫法製作的藤條提環,方便提攜;於網袋底部製作圈足,方便放置防止傾倒。本件典藏原名椰殼壺,經器物底部的瓜臍判斷,應為葫蘆而非椰殼,故應更正為種子壺或瓢壺為佳。
館藏編號:19920500264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