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分類:人類學\民族學
標本說明:此件標本長62.5公分寬9公分高8公分,以打磨的砂岩為主體,中間一段以藤皮橫向纏繞,方便使用時以手持握。石杵的阿美族名為Sapitalik(阿美語/北部阿美語),阿美族石杵的結構可分為兩類,其一為以一整塊一體成形的石頭磨製而成,中間以藤編製作握把;其二則是用兩塊石頭製成,中間以竹或藤編將兩塊石頭接起,如因故斷裂後可再行接起使用。小米與稻是阿美族主要的主食,除去這些榖類的殼需要木臼、杵(木、石)、蒸籠等加工用具,杵以木杵居多,因為木杵磨損後可隨時重新製作,但石杵製作不易故較珍貴。石杵主要用作於製作麻糬(toron),雖然較木杵重上許多,但在將蒸熟的糯米搥搗成糕的過程中,石杵較不易被食物原料所黏著。石杵也是東海岸原住民特有的一種文化特質。
館藏編號:19920300193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