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分類:人類學\民族學
標本說明:看似由幾塊韖皮以麻線相縫合而成之男用皮帽,其中兩塊於頭頂縫合為半圓形帽身,前額帽緣反摺,第三塊縫於後緣並下垂,類似於現今之消防帽,帽頂有麻繩穿環,可能是為了掛於帽架。此種形制的皮帽除了排灣族以外,布農族及其他族群也有類似形制之皮帽。此帽較為素面,不僅無任何裝飾亦未有使用顏料彩繪紋樣,可能為平民穿戴。帽子或頭飾在臺灣原住民社會中,除了本身遮陽避雨及保護頭部之功能外,其上之裝飾象徵了持有者的財富、地位以及功績。一般來說,皆是以自己所獵獲的獸皮製成,因此材質依其捕獲之獵物,可能為鹿、山羌、山羊、豹或熊等獸皮,且不只皮帽,甚至於製作成背心、攜物袋等。而皮帽的前額部分通常會用所獵得之獵物獠牙、角等物作為裝飾,或加以珠飾或與白貝板組合等,用以炫耀豐收、戰功,以表徵自身之勇猛。
館藏編號:19930200165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