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石杵
登錄號:1995.080315.001的圖片(1995080315001_P001.jpg)(CC BY-NC),第1張,共6張
CC BY-N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圖檔加入下載清單圖示
登錄號:1995.080315.001的圖片(1995080315001_P001.jpg)(CC BY-NC),第1張,共6張
登錄號:1995.080315.001的圖片(1995080315001_P002.jpg)(CC BY-NC),第2張,共6張
登錄號:1995.080315.001的圖片(1995080315001_P003.jpg)(CC BY-NC),第3張,共6張
登錄號:1995.080315.001的圖片(1995080315001_P004.jpg)(CC BY-NC),第4張,共6張
登錄號:1995.080315.001的圖片(1995080315001_P005.jpg)(CC BY-NC),第5張,共6張
登錄號:1995.080315.001的圖片(1995080315001_P006.jpg)(CC BY-NC),第6張,共6張
文物分類:人類學\民族學
主題類別:飲食用具
族群:阿美族
尺寸:長:68.2 x 寬:7.5cm
取得方式:購藏
藏品描述:飲食用具。石杵,由石材、木材、竹和藤組成。上半段木材呈長條柱狀,直徑較細小,為雙手持握的部分,上方貼了三張標籤貼紙。下半段石材直徑較粗大,主要材質以片岩或片麻岩磨製而成,也呈現長條柱狀,但是比上半段粗,主要是捶搗穀物用,兩段中間是用一段竹管相連,竹管外側用編制的藤圈綑綁與固定。石杵為臺灣原住民族舂搗小米的生活用具,使用時需要搭配木臼或石臼使用,主要用來去除穀物的外殼或製作麻糬。中間的藤編除了可以固定握柄和石杵外,也具備防滑的功能。使用石杵搗糯米比較不容易沾黏。傳統上,木臼和杵是每戶阿美族人家生活之必要用具。由於製作石杵相當費時費工,所以石杵相較於木杵對阿美族來說是珍貴的飲食用具。

登錄號:1995.080315.001

典藏單位:原住民族委員會原住民族文化發展中心
已瀏覽清單
藏品(陽起石)的圖片
藏品(玻璃版底片:家庭工廠)的圖片
藏品(鄧南光135底片(918))的圖片
藏品(棉苔屬)的圖片
藏品(海樂海鮮樓火柴盒)的圖片
藏品(陶罐)的圖片
藏品(國畫作品-志在千里)的圖片
藏品(怪電波殺人光線-下集 (怪電波殺人光線-第二篇))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