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竹編扁圓有蓋小謝籃
登錄號:19950011634的圖片(19950011634_A001.jpg)(CC BY-NC),第1張,共2張
CC BY-N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圖檔加入下載清單圖示
登錄號:19950011634的圖片(19950011634_A001.jpg)(CC BY-NC),第1張,共2張
登錄號:19950011634的圖片(19950011634_A002.jpg)(CC BY-NC),第2張,共2張
作者:不詳
主題類別:民俗文物
媒材:竹
年代:不詳
尺寸:高:17 x 直徑:15cm
重量:0kg
取得方式:購置
藏品描述:本物件為小型禮籃,器身中間呈圓形、上下平坦的扁圓形編器,有蓋子和底座。臺灣早期民間婚嫁習俗,從婚議、訂婚、送日子、結婚,男方與女方除了互送禮物之外,同時常有招待賓客吃檳榔香煙的禮節,用此種小型謝籃盛裝檳榔,又稱檳榔 籃。清治時期臺灣的富裕家庭還有使用自大陸進口的檳榔籃,除了精緻之外兼有懷念家鄉意味。
禮籃又名「謝籃」、「盛籃」,客家人稱「籮鬲」。材質最常見的有竹編、籐竹編(外加漆)、木等種類。外觀樣式有圓形、長方形、六角形及八角形等形狀。在傳統婚俗禮儀中,大小型制各有不同用途,結婚、喜慶、祭神時,使用大型謝籃,有的提梁中間圈孔,方便插入扁擔或棍棒扛抬;議婚、選定黃道吉日時,用中型謝籃(亦稱禮餅籃),昔日女子出嫁,娘家通常用中型謝籃裝著花粉前往親家,新娘返家作客,再用此謝籃裝著米糕回門;小型謝籃則盛放檳榔、香菸等招待賓客。媒人在婚禮時,亦提著小型謝籃。禮籃較精緻者髹漆圖繪,在籃上巧思創意繪製精細的吉祥花鳥、壽桃等圖案。就用途而言,由於方便提取,它是傳統民間生活中重要的盛物容器。其用途廣泛,依據各地風俗而有不同用法,如裝置食物時,吊於樑下,可防貓狗偷食; 如搬家、拜拜、普渡、法會、掃墓祭祖及還願酬謝時,裝盛神像、祖先牌位、香爐、香燭、香、金紙、香符、水果、牲禮等;如婚宴喜慶祝壽時,裝聘金、戒指、手鐲、紅線、紅綢、餅糖、紅包、新娘花、春仔花、親家帖、甜米糕、檳榔、香菸、糖果、巧克力、鞭炮、白蘿蔔(好彩頭之諧音)、公雞、母雞、小雞、雞蛋、豬腳麵線等,用途廣泛而實用。。

登錄號:19950011634

典藏單位: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已瀏覽清單
藏品(組珠)的圖片
藏品(夜蛾709)的圖片
藏品(無根草)的圖片
藏品(鉛山壁虎)的圖片
藏品(藏書票—日式屋舍)的圖片
藏品(肩胛骨下部關節)的圖片
藏品()的圖片
藏品(粗竹篾繞箍木製中型醬油桶)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