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迷你竹家具-搖椅
登錄號:199704019的圖片(199704019_A001.jpg)(CC BY-NC),第1張,共8張
CC BY-N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圖檔加入下載清單圖示
登錄號:199704019的圖片(199704019_A001.jpg)(CC BY-NC),第1張,共8張
登錄號:199704019的圖片(199704019_A002.jpg)(僅限公開瀏覽),第2張,共8張
登錄號:199704019的圖片(199704019_A003.jpg)(僅限公開瀏覽),第3張,共8張
登錄號:199704019的圖片(199704019_A004.jpg)(僅限公開瀏覽),第4張,共8張
登錄號:199704019的圖片(199704019_A005.jpg)(僅限公開瀏覽),第5張,共8張
登錄號:199704019的圖片(199704019_A006.jpg)(僅限公開瀏覽),第6張,共8張
登錄號:199704019的圖片(199704019_A007.jpg)(僅限公開瀏覽),第7張,共8張
登錄號:199704019的圖片(199704019_A008.jpg)(僅限公開瀏覽),第8張,共8張
作者:陳炎清
文物分類:藝術類\工藝類
材質:竹
尺寸:長:7.3 x 寬:15 x 高:13cm
重量:55.3
主要技法:竹管鑿抝
作品描述:  「竹」是臺灣農業最豐富的資源,不但可作食品,還可以用來製作各式各樣的器具。竹子在臺灣使用廣泛,清乾隆中期,各市集出現「篾套間」販賣竹器和竹家具,及至光緒初年,台南已有竹仔街、嘉義敢石路、竹街、鹿港竹篾街等,可見竹藝行業的興盛。
  竹子質輕、中空莖直,其纎維靭度張力較木質為強。其莖幹粗細均勻、筒桿挺直、表皮光滑、色澤潤瑩柔和、格調高雅、清涼爽目、造型多變、強度可靠、加工單純,價廉物美、運搬輕便,甚受傳統民間歡迎而喜用。民國五十年代以前,竹器種類繁多,食、衣、住、行、育、樂、信仰、禮俗等等,都廣泛分佈。人與竹,關係比現代密切多了!
  本組「迷你竹家具-搖椅」,是陳炎清匠師仿大型竹管鑿抝家具的縮小版。傳統家庭慣用竹管製餐桌椅,很適合臺灣亞熱帶氣候環境,清洗搬運容易,使用也涼爽。搖椅,坐時斜坐可輕搖,頗為恬適。讓人想起舊時農業社會,在客房清爽午休,或在星月下、門口埕,夜涼如水,斜坐小憇的古早休閒。其工藝細緻,具體而微,引人注目,並發思古幽情。(詮釋委員:簡榮聰)

館藏編號:199704019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
已瀏覽清單
藏品(藏書票—貓頭鷹教子)的圖片
藏品(日治時期北投庄庄長廖樹照片-0002)的圖片
藏品(豬右下顎骨齒)的圖片
藏品(不明石器)的圖片
藏品(二人の友)的圖片
藏品(香祖筆記(卷一、二、三))的圖片
藏品()的圖片
藏品(青花山水罐)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