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李蓮春──秋收
登錄號:19970010071的圖片(19970010071_A001.jpg),第1張,共4張
僅限公開瀏覽   
登錄號:19970010071的圖片(19970010071_A001.jpg),第1張,共4張
登錄號:19970010071的圖片(19970010071_A002.jpg),第2張,共4張
登錄號:19970010071的圖片(19970010071_A003.jpg),第3張,共4張
登錄號:19970010071的圖片(19970010071_A004.jpg),第4張,共4張
作者:李蓮春
文物分類:藝術類\工藝類
材質:硼玻璃
尺寸:長:27 x 寬:84 x 高:20cm
重量:4.65kg
取得方式:捐贈
藏品描述:李蓮春從小生活於農村,創作風格早期多以大自然及農村生活為主題,後期技術漸趨成熟,開始嘗試不同的創作風格,創作的作品也隨時代改變而更具多元化。自1997年開始獲得金玻獎佳作,接著是1999年金玻獎入選、2006年新竹美展優選、2006年金玻獎入選、2008年金玻獎佳作、2020年新竹美展入選、2020年金玻獎入選等等,獲獎經歷無數,2022年新竹玻璃工藝博物館也曾邀請其參與舉辦〈倩竹迎光──竹塹玻璃協會會員聯展〉。
本件作品分為木質和玻璃兩個部分,木質部分為底座且形狀如臺灣也如蕃薯,暗示秋收主題的豐滿。以硼玻璃製作滿載而歸的牛車,牛車上所運的為一袋又一袋的稻穀或白米,整體而言設計簡樸,直白樸素呈現出秋收的氛圍,再將作品透過UV膠膠合在底座上。
本件作品為使用玻璃棒的燈炬作業而成,經由加熱玻璃棒軟化之後,再利用剪刀、鉗子、鑷子等工具,利用拉、塑、壓、纏繞、扭曲等技法製作。玻璃棒的燈炬作業通常指的是使用瓦斯噴火器或火焰來加熱和塑造玻璃棒的過程,用於製作各種玻璃工藝品或藝術品。這種工藝需要高溫和精準的控制,以便將玻璃棒熔化、塑造成所需的形狀和結構。準備所需的玻璃棒和工具,如硼玻璃棒、瓦斯噴火器等。現場需準備工作台和安全措施,確保工作環境安全和整潔。
加熱玻璃棒:使用瓦斯噴火器將玻璃棒加熱到適當的溫度,使其變軟並準備好塑形。一旦玻璃棒達到足夠的溫度,藝術家會開始利用手工工具(如鑷子、剪刀等)來塑造所需的形狀和結構。

登錄號:19970010071

典藏單位:新竹市文化局
管理單位:新竹市玻璃工藝博物館
已瀏覽清單
藏品(邱德雲裝裱相紙:汗流脈絡等系列257)的圖片
藏品(青花杯子)的圖片
藏品(富貴花)的圖片
藏品(臺灣全誌澎湖廳誌)的圖片
藏品(皮影戲坐騎偶-水族騎魷魚)的圖片
藏品(銅鐘)的圖片
藏品(石環製作材料-旋截圓環粗胚殘件)的圖片
藏品(《忠孝節義二度梅全傳》)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