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登錄號:2001.001.0077
尺寸:15 x 14.9 x 5cm
歷史分期: 1945-1965(二戰後初期)
年代描述:1945-1965(戰後初期)
類別一:器物類,飲食用具,飲食用具
創作者/製造者:不詳
製造地:臺灣南部
關鍵詞:透明漆、防漏、編織紋
文物描述:1.木製菱格紋大碗由木質胎模壓成形,薄唇,侈口,口沿略往外捲,斜壁內收至器底,底部平整。本件口沿有一缺損痕跡。器表以條狀木片交疊壓製而成,形成不同木紋、色澤深淺的交錯表現,別有編織器皿的效果。全器在模壓後,再施一層透明釉,使木紋吃釉後表面較為光滑,也可以盛裝液體,不會有木胎濕透的疑慮。
2.臺灣的木製碗盤形式多樣化,約從明末便出現。但以本土製造的木製器具而言,約從日據時代才開始,因日本在臺設置木作工廠,開啟風潮。不過,在民國六十年代後漸漸式微,由大量生產的瓷器取而代之。
參考資料:簡榮聰,2001。臺灣碟盤藝術。臺北:臺北縣立鶯歌陶瓷博物館。
編目者:委託編目-博典科技文化有限公司
編目日期:2019/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