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阿里山神木阿里山檜木運材
登錄號:2001.008.0773的圖片(20010080773_P001.tif)(CC BY),第1張,共4張
CC BY(姓名標示)    圖檔加入下載清單圖示
登錄號:2001.008.0773的圖片(20010080773_P001.tif)(CC BY),第1張,共4張
登錄號:2001.008.0773的圖片(20010080773_P002.tif)(僅限公開瀏覽),第2張,共4張
登錄號:2001.008.0773的圖片(20010080773_I001.jpg),第3張,共4張
登錄號:2001.008.0773的圖片(20010080773_I002.jpg),第4張,共4張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登錄號:2001.008.0773

尺寸:14.2 x 9cm
外文名稱:阿里山ノ神木阿里山檜ノ運材
歷史分期:1895-1945(日本時代)
類別一:圖書文獻類,明信片,自然景觀,山岳、丘陵、森林
類別二:圖書文獻類,明信片,經濟產業,農林漁牧業
創作者/製造者:不詳
製造地:不詳
關鍵詞:繪葉書、觀光、旅行、嘉義、臺南州、林業、木材
文物描述:1.本物件為以阿里山為主題的明信片,正面為阿里山運送檜木與阿里山神木兩張黑白照所組成,左方照片為正在吊掛運送已砍下之檜木,右方照片則是鐵軌旁的阿里山神木,左側為正在運轉的林鐵蒸氣火車。下方載有「阿里山ノ神木」(左)、「阿里山檜ノ運材」(右)字樣。明信片右側有齒孔痕跡。背面為明信片書寫面,右上方有郵票黏貼處,右側有以漢字、平假名書寫之「郵便はがき」,正上方印有「POST CARD」字樣。
2.阿里山與臺灣屋脊新高山(玉山)相連,最高峰名為食水山,日治時期阿里山森林主要由臺灣總督府專賣局營林所經營,海拔1200至2900公尺之間具有肥沃的土壤加上適當的氣溫與濕度,因而孕育了豐富的林相,如熱帶林的龍眼樹、榕樹、木棉等,溫帶林的扁柏、紅檜、姬小松、亞杉等,阿里山作業地分布範圍從熱帶林、溫帶林及寒帶林。西元1899年發現阿里山林場以來,1906年開始進行阿里山鐵道的鋪設工作,1908年因故宣布計畫暫停,1910年發布阿里山作業所官制,隔年鐵道工程完成。阿里山鐵道屬於狹軌式,嘉義至竹崎間因較為平坦由蒸汽列車及石油車運行,竹崎以東的山線則以便乘列車行駛。
參考資料:臺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1942。臺灣鐵道旅行案內,頁:109。臺北市:社團法人東亞旅行社臺灣支部。
編目者:委託編目-社團法人臺灣歷史學會04
編目日期:2019/07/26
已瀏覽清單
藏品(廟前合照)的圖片
藏品(鄧南光135底片(303))的圖片
藏品(夏日速寫系列)的圖片
藏品(波葉曲尾苔)的圖片
藏品(四桅帆舢舨船模型)的圖片
藏品(馬童)的圖片
藏品(北端板)的圖片
藏品(鈴木茂行編〈新撰臺灣明細全圖〉)的圖片
瀏覽過這件藏品的人,也瀏覽過
藏品(環球唱片公司發行華語教學唱片《國語注音符號標準發音片》)的圖片
藏品(福爾摩沙西北端雞籠港)的圖片
藏品(小學生雜誌社出版《小學生》258號(新第212號))的圖片
藏品(兒童雜誌殘本)的圖片
藏品(Cuthbert Collingwood亞洲探險臺灣風土手繪圖)的圖片
藏品(主要名稱:林海音與收藏的象偶-2)的圖片
藏品(主要名稱:郭水潭與龍瑛宗、王昶雄、葉石濤、劉捷合照)的圖片
藏品(Abraham Ortelius與Ludovico Georgio〈中國地圖〉)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