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拿杵搗小米的排灣族婦女
登錄號:2001.008.1464的圖片(20010081464_I001.jpg),第1張,共4張
僅限公開瀏覽   
登錄號:2001.008.1464的圖片(20010081464_I001.jpg),第1張,共4張
登錄號:2001.008.1464的圖片(20010081464_P001.tif)(CC BY),第2張,共4張
登錄號:2001.008.1464的圖片(20010081464_P002.tif)(僅限公開瀏覽),第3張,共4張
登錄號:2001.008.1464的圖片(20010081464_I002.jpg),第4張,共4張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登錄號:2001.008.1464

尺寸:9.2 x 14.1cm
外文名稱:杵を持つ 蕃婦‧臺灣所見
歷史分期: 1912-1926(日本時代-大正時期), 1926-1945(日本時代-昭和時期)
推測年份(西元):1920~1929
類別一:圖書文獻類,明信片,原住民
創作者/製造者:大正寫真工藝所製作
製造地:日本和歌山
關鍵詞:
臺灣原住民服飾、臺灣所見、搗米、家屋、排灣族
文物描述:本件是以原住民婦女拿杵搗小米為主題之黑白明信片。女子站在茅草屋前方,雙手持木杵作搗米狀,依據服裝形制推測,圖中人物應屬排灣族。明信片正面印刷文字「臺灣所見」及「臺灣の旅行者にとって蕃人の生活は確に興味の一焦点である。月世界的兎にでも借りて来た様な杵と臼を、萓葺の蕃屋の軒先に持出して働いてゐる處何となぐ神代の繪巻にでもありさうな光景である。」(中譯:對臺灣的旅行者而言,原住民的生活確實是令人注目的焦點。用著傳說中向月兔借來的杵及臼,原住民在茅草層疊的蕃屋前工作著,好似從神話時代的繪卷裡走出來的人物。)明信片背面右上角方框為郵票黏貼處,方框內印刷「Taisho Mato Brand」搭配左下角商標圖示,中央分隔線左右標以文字「This Space may be used for Communication The Address Only to be Written Here」,其餘空白處印有「郵便はがき CARTE POSTALE」及「Made in Wakayama」等字樣。
參考資料:1. 搗小米的排灣族婦人,臺灣記憶,https://tm.ncl.edu.tw/article?u=001_001_0000361354(瀏覽日期:2019/07/28)
2. 搗小米的排灣族婦人,臺灣記憶,https://tm.ncl.edu.tw/article?u=001_001_0000361348(瀏覽日期:2019/07/28)
編目者:委託編目-博典科技文化有限公司
編目日期:2019/12/17
已瀏覽清單
藏品(街道、建築)的圖片
藏品(五蕊油柑)的圖片
藏品(驢耳鮑螺)的圖片
藏品(無題名:第一場)的圖片
藏品(笠詩刊224期)的圖片
藏品(臺北市第十信用合作社慶祝創社七十周年紀念存錢筒)的圖片
藏品(寬帶青鳳蝶)的圖片
藏品(「6」標示 )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