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動物形陶把
登錄號:20011002945的圖片(20011002945_0001.JPG)(CC BY-NC),第1張,共6張
CC BY-N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圖檔加入下載清單圖示
登錄號:20011002945的圖片(20011002945_0001.JPG)(CC BY-NC),第1張,共6張
登錄號:20011002945的圖片(20011002945_0002.JPG)(CC BY-NC),第2張,共6張
登錄號:20011002945的圖片(20011002945_0003.JPG)(CC BY-NC),第3張,共6張
登錄號:20011002945的圖片(20011002945_0004.JPG)(CC BY-NC),第4張,共6張
登錄號:20011002945的圖片(20011002945_0005.JPG)(CC BY-NC),第5張,共6張
登錄號:20011002945的圖片(20011002945_0006.JPG)(CC BY-NC),第6張,共6張
文物分類:人類學\考古類
蒐藏品類別:考古標本
尺寸描述: 高度: 56.4 mm│ 厚度: 30.5 mm│ 重量: 38.5 公克(g)│
遺址名稱:芝山岩遺址
採集方式:地表採集
器型分類:陶器
標本說明:本件陶器殘件標本,為盧錫波先生于1980至1997年間採集於臺北市芝山岩遺址。為動物形把手殘件,質地為夾粗砂陶,燒製火候低,質軟。器外表面呈橙色,胎皮磨損嚴重,內胎為灰色。為頸部以上之三突起的獸形把手殘件,把手完整,略有小缺損。通體為圓柱狀之頸把部,頸部背面中央處及左側各有一個未穿通之小孔。頭部為突出之下巴及兩耳的獸頭。圓凸之嘴部,豎立之扁平圓角形的兩耳,及朝上的三角形臉面,臉面平整,兩耳之間有兩個未穿通之小孔洞。器體上之小孔,推測可能是燒製時防止變形的通氣孔。頸底部面平整,為接合陶容器之處,推測為陶蓋上的直把手。底面上刷一條透明底漆,以白色漆字標註「200110-02945-CSY」的館藏入藏編號。推測屬於新石器時代晚期的圓山文化,年代距今約為3200-2300年之間。

館藏編號:20011002945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已瀏覽清單
藏品(白苞猩猩草)的圖片
藏品(壹層結構平面)的圖片
藏品(1950至2006年臺灣常民生活)的圖片
藏品(1984年頒獎)的圖片
藏品()的圖片
藏品(鳥語花香)的圖片
藏品(科斯瑞島 Kosrae 原住民男子)的圖片
藏品(褐釉素面小藥罐)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