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大島正滿著《泰雅的呼喚》
登錄號:2002.003.0043的圖片(20020030043_I001.jpg)(CC BY),第1張,共12張
CC BY(姓名標示)    圖檔加入下載清單圖示
登錄號:2002.003.0043的圖片(20020030043_I001.jpg)(CC BY),第1張,共12張
登錄號:2002.003.0043的圖片(20020030043_P001.TIF)(CC BY),第2張,共12張
登錄號:2002.003.0043的圖片(20020030043_P002.TIF)(CC BY),第3張,共12張
登錄號:2002.003.0043的圖片(20020030043_P003.TIF)(CC BY),第4張,共12張
登錄號:2002.003.0043的圖片(20020030043_P004.TIF)(CC BY),第5張,共12張
登錄號:2002.003.0043的圖片(20020030043_P005.TIF)(CC BY),第6張,共12張
登錄號:2002.003.0043的圖片(20020030043_P006.TIF)(CC BY),第7張,共12張
登錄號:2002.003.0043的圖片(20020030043_P007.TIF)(CC BY),第8張,共12張
登錄號:2002.003.0043的圖片(20020030043_P008.TIF)(CC BY),第9張,共12張
登錄號:2002.003.0043的圖片(20020030043_P009.TIF)(CC BY),第10張,共12張
登錄號:2002.003.0043的圖片(20020030043_P010.TIF)(CC BY),第11張,共12張
登錄號:2002.003.0043的圖片(20020030043_P011.TIF)(僅限公開瀏覽),第12張,共12張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登錄號:2002.003.0043

尺寸:19.6 x 26.5 x 1.4cm
外文名稱:泰雅族的招撫
歷史分期: 1926-1945(日本時代-昭和時期)
準確日期:1935/12/10~1935/12/10
年代描述:昭和10年12月10日發行
類別一:圖書文獻類,書籍,史地與誌書
創作者/製造者:大島正滿
製造地:日本東京
關鍵詞:櫻花鉤吻鮭、泰雅族、臺灣鮭魚、臺灣原住民、調查紀行
文物描述:1.本件是大島正滿著《泰雅的呼喚》,昭和10年(1935)12月10日東京第一書房發行,為大島正滿博士親身前往大甲溪上游,針對櫻花鉤吻鮭與泰雅原住民族生活的調查紀行,又譯作《泰雅在招手》。書籍封面和封底作深淺藍色格紋相間設計,搭配黃色素面書脊,翻開扉頁之第一頁由上至下印有「理學博士 大島正滿著」、「タイヤルは招く」、鳥禽版畫插圖、「東京 第一書房」,標出作者、書名與出版來源。書籍前言描述了大島博士過去來臺灣服務十餘年的心得與出書的目的,述說他在十餘年間穿梭於「蕃地」的經歷。他認為臺灣人經過日本恩威並施的四十餘年統治後「已從毛毛蟲變成美麗的蝴蝶」,高砂族也逐漸開化;而本書付梓的目標在於揭去過往日人對臺灣認識不足而僅有毒蛇、獵首的印象,傳遞泰雅族人真實的面貌與風姿。
2.由本書目錄可知書籍內容共分作十五章節,章節名稱依序為前言、飛躍大甲溪的鱒魚魅力、被驅逐的巫師組成之部落、獵首的由來、仰望邦邦山想起佐久間左馬太、原住民孩童揚起日本太陽旗、摩天原生林、一下登上一千三百尺、鉅下處女林的聲音、原民山間音樂的調查、聚焦大甲溪發現的物件、躍動的鱒魚、獵犬的吼叫、不穿原民衣著的シカヤウ社(Sqoyaw,志佳陽社、環山部落)女子、不可思議的頭目禮儀、之後的故事。
3.本書作者大島正滿(1884-1965)出生於日本北海道札幌,東京帝國大學理學部動物學科畢業,是日治時代著名的生物學家。大島正滿1908年起受到總督府技術研究所囑託來臺服務,早期以從事白蟻研究與防治工作聞名,後期則以研究臺灣淡水魚著稱,其對臺灣鮭魚(櫻花鉤吻鮭)的發現與命名研究具有相當大的貢獻。
參考資料:郭金泉,2017。大島正滿-命名臺灣鮭魚與研究臺灣魚類的學者,臺灣博物季刊,36(1):70-83。
編目者:委託編目-博典科技文化有限公司
編目日期:2022/12/16
已瀏覽清單
藏品(1989年12月12日《民眾日報》刊登柯旗化文章〈文化交流與文化侵略〉剪報)的圖片
藏品(松原又重發行《臺灣島附臺灣島細圖》)的圖片
藏品(高玉樹家族高義芳(大稻埕公學校)-0080)的圖片
藏品(臺灣銀行發行壹圓紙鈔)的圖片
藏品(N/A)的圖片
藏品(光緒十六年苗栗縣正堂林為徵收納戶鄭文源之執照)的圖片
藏品(皮影戲偶頭-小旦)的圖片
藏品(彩繪山水紋盤)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