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手搖式縫紉機
登錄號:2002.003.0003的圖片(20020030003_I003.jpg),第1張,共7張
僅限公開瀏覽   
登錄號:2002.003.0003的圖片(20020030003_I003.jpg),第1張,共7張
登錄號:2002.003.0003的圖片(20020030003_P001.tif)(CC BY),第2張,共7張
登錄號:2002.003.0003的圖片(20020030003_P002.tif)(CC BY),第3張,共7張
登錄號:2002.003.0003的圖片(20020030003_P003.tif)(CC BY),第4張,共7張
登錄號:2002.003.0003的圖片(20020030003_P004.tif)(CC BY),第5張,共7張
登錄號:2002.003.0003的圖片(20020030003_I001.jpg),第6張,共7張
登錄號:2002.003.0003的圖片(20020030003_I002.jpg),第7張,共7張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登錄號:2002.003.0003

尺寸:19.2 x 11.9 x 18.8cm
歷史分期:無法判斷(不明)
類別一:器物類,產業,染色紡織編織
創作者/製造者:不詳
製造地:不詳
關鍵詞:裁縫機、女性、手搖式
文物描述:本文物為手搖式縫紉機,主要為金屬材質,有一輪盤上面有咖啡色握把,其以槓桿原理使該裁縫機運作,下方有一木質底座。1970年英國人湯瑪斯‧聖特(Thomas Saint)為提高製鞋效率設計手搖裁縫機,在多次的改良之下,時至1853年多數家庭使用之腳踏裁縫機才出現。而傳統家庭中的縫紉工作多由女性擔任,因此縫紉機出現反映女性生活與科技互動,所產生工作型態之改變。
參考資料:江淑芳,2014。奇縫高手──縫紉機。科學發展,494:50-55。
編目者:委託編目-臺陽文史研究學會
編目日期:2018/12/19
已瀏覽清單
藏品(楊逵全集第八卷小說卷V 部分排版打樣校訂-1)的圖片
藏品(三七五條例之不合理之處書寫請願書草擬稿)的圖片
藏品(手搖式針車)的圖片
藏品(青帶鳳蝶)的圖片
藏品(繩紋罐口)的圖片
藏品(結構圖)的圖片
藏品(布袋戲偶)的圖片
藏品(皮影戲偶男騎-道長騎麒麟(偶身))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