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大島正滿著《泰雅的呼喚》
登錄號:2002.003.0026的圖片(20020030026_I001.jpg)(CC BY),第1張,共19張
CC BY(姓名標示)    圖檔加入下載清單圖示
登錄號:2002.003.0026的圖片(20020030026_I001.jpg)(CC BY),第1張,共19張
登錄號:2002.003.0026的圖片(20020030026_P001.tif)(CC BY),第2張,共19張
登錄號:2002.003.0026的圖片(20020030026_P002.tif)(僅限公開瀏覽),第3張,共19張
登錄號:2002.003.0026的圖片(20020030026_P003.tif)(僅限公開瀏覽),第4張,共19張
登錄號:2002.003.0026的圖片(20020030026_P004.tif)(僅限公開瀏覽),第5張,共19張
登錄號:2002.003.0026的圖片(20020030026_P005.tif)(CC BY),第6張,共19張
登錄號:2002.003.0026的圖片(20020030026_P006.tif)(僅限公開瀏覽),第7張,共19張
登錄號:2002.003.0026的圖片(20020030026_P007.tif)(僅限公開瀏覽),第8張,共19張
登錄號:2002.003.0026的圖片(20020030026_P008.TIF)(CC BY),第9張,共19張
登錄號:2002.003.0026的圖片(20020030026_P009.TIF)(僅限公開瀏覽),第10張,共19張
登錄號:2002.003.0026的圖片(20020030026_P010.TIF)(CC BY),第11張,共19張
登錄號:2002.003.0026的圖片(20020030026_P011.TIF)(CC BY),第12張,共19張
登錄號:2002.003.0026的圖片(20020030026_P012.TIF)(CC BY),第13張,共19張
登錄號:2002.003.0026的圖片(20020030026_P013.TIF)(CC BY),第14張,共19張
登錄號:2002.003.0026的圖片(20020030026_P014.TIF)(CC BY),第15張,共19張
登錄號:2002.003.0026的圖片(20020030026_P015.TIF)(CC BY),第16張,共19張
登錄號:2002.003.0026的圖片(20020030026_P016.TIF)(CC BY),第17張,共19張
登錄號:2002.003.0026的圖片(20020030026_P017.TIF)(CC BY),第18張,共19張
登錄號:2002.003.0026的圖片(20020030026_P018.TIF)(僅限公開瀏覽),第19張,共19張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登錄號:2002.003.0026

尺寸:19.5 x 26.4 x 1.4cm
外文名稱:泰雅族招撫
歷史分期: 1926-1945(日本時代-昭和時期)
年代描述:昭和10年12月10日發行
類別一:圖書文獻類,圖像書籍,攝影集
創作者/製造者:大島正滿著
東京第一書房發行
製造地:日本東京
關鍵詞:臺灣原住民、泰雅族、鮭魚、大甲溪
文物描述:本件為日本時代的攝影集,由大島正滿著作、東京第一書房發行,發行日期為昭和10年12月10日,中文譯名又稱作《泰雅在招手》。該書為右翻式書籍,黃色書皮,封面及封底有黑藍相間格子狀,書背由上至下印刷文字「タイヤルは招く」、「大島正滿著」以及「第一書房」。本書共分為15個章節,內容為泰雅族的生活情景照片與說明,以及泰雅族與大甲溪上游鮭魚的歌謠與故事。大島正滿為首先發表櫻花鉤吻鮭相關研究的日本學者,此書是他應1935年台灣博覽會的拍攝活動需求而作的劇本。
參考資料: 1. タイヤルは招く,臺灣研究古籍資料庫,http://rarebooks.ith.sinica.edu.tw/sinicafrsFront99/search/search_result2.htm?xmlId=0000126800&display=detail(瀏覽日期:2019/08/03)。
2. 田中薰,1937。臺灣の山と蕃人,頁:166。東京:古今書院。
編目者:委託編目-博典科技文化有限公司
編目日期:2019/12/17
已瀏覽清單
藏品(中華民國三十九年郭煥文本票)的圖片
藏品(張振光之賞狀(昭和七年七月一日))的圖片
藏品(青玉坐佛)的圖片
藏品(山牆面具)的圖片
藏品(青花雙龍戲珠瓶)的圖片
藏品(鄧南光135底片(261))的圖片
藏品(鬱金香芋螺)的圖片
藏品(赤牛)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