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長方形四面雕龜桃連錢魚紋帶柄陶燒粿印
登錄號:2002.005.0125的圖片(20020050125_I001.jpg),第1張,共11張
僅限公開瀏覽   
登錄號:2002.005.0125的圖片(20020050125_I001.jpg),第1張,共11張
登錄號:2002.005.0125的圖片(20020050125_P001.tif),第2張,共11張
登錄號:2002.005.0125的圖片(20020050125_P002.tif),第3張,共11張
登錄號:2002.005.0125的圖片(20020050125_P003.tif),第4張,共11張
登錄號:2002.005.0125的圖片(20020050125_P004.tif),第5張,共11張
登錄號:2002.005.0125的圖片(20020050125_P005.tif),第6張,共11張
登錄號:2002.005.0125的圖片(20020050125_P006.tif),第7張,共11張
登錄號:2002.005.0125的圖片(20020050125_P007.tif),第8張,共11張
登錄號:2002.005.0125的圖片(20020050125_P008.tif),第9張,共11張
登錄號:2002.005.0125的圖片(20020050125_P009.tif),第10張,共11張
登錄號:2002.005.0125的圖片(20020050125_I002.jpg),第11張,共11張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登錄號:2002.005.0125

尺寸:16.3 x 29.1 x 4.2cm
歷史分期: 1851-1861(清代-咸豐), 1861-1875(清代-同治), 1875-1895(清代-光緒),1895-1945(日本時代),1945-(二戰後)
類別一:器物類,飲食用具,模具
創作者/製造者:不詳
製造地:臺灣
關鍵詞:陶燒、印模、模具、吉祥紋飾
文物描述:1. 此印模以陶燒製成,呈乳白色。一寬面壓紋為象徵長壽的龜紋,龜形外有一橢圓框,龜身外緣刻有頭、尾、四足,周圍飾以簡易捲草紋,龜甲由外至內共兩圈,內圈刻甲殼紋,中央一六角框,框內為「寿」字。另一寬面壓紋為帶葉圓形桃,桃身最外側有一圓框,桃身周圍飾以簡易捲草紋,桃身中間有布局豐富的桃花紋。一窄側邊壓紋為魚紋,象徵「年年有餘」。另一窄側邊壓紋為五個古代銅錢所組成的連錢紋,象徵「財富連綿」。握柄呈圓柱狀,與印模板面密合相連。因年代久遠與經久使用,整體佈滿黑色斑漬,壓印面部分邊緣處有些許凹缺。
2. 龜、桃、魚、
參考資料:1. 簡榮聰,1999。臺灣粿印藝術-臺灣民間粿糕餅糖塔印模文化藝術之研究。臺北:漢光文化。
2. 張尊禎,2013。百年糕餅風華再現-老師傅珍藏木模技藝大公開。臺北:北市糕餅商業同業公會。
編目者:委託編目-博典科技文化有限公司
編目日期:2019/12/17
已瀏覽清單
藏品(邱德雲5X7”相片96)的圖片
藏品(紅緣亮盾椿)的圖片
藏品(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副主委洪慶峰2006年3月19日至7月17日筆記本)的圖片
藏品(八玉馬)的圖片
藏品(社會學的に見たる藝術)的圖片
藏品(貝匙)的圖片
藏品(建築圖)的圖片
藏品(臺北新高堂發行臺北三線道路)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