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登錄號:2002.005.0130
尺寸:72.2 x 21.5 x 4.2cm
歷史分期:1895-1945(日本時代),1945-(二戰後)
類別一:器物類,飲食用具,調理烹飪
創作者/製造者:不詳
製造地:不詳
關鍵詞:米篩目刷、米苔目
文物描述:1.米笞目器,是將兩長木條與兩短木條釘成類似「井」字的結構,兩長木條一端削出方形凹槽,以便在擠壓生米糰時掛附穩定架板;再將鐵板或亞鉛板打出大量密集的洞,將其釘在木架上而成。因年代日久,本件的洞板已嚴重銹蝕,木架也有些微彎曲變形與蟲蛀的現象。
2. 米篩目器或稱為米篩目刷,是客家人製作米篩目米食主要工具。「目」即是孔的意思,製作米篩目時,將本器置於燒開滾水之湯鍋上方,將揉好的生米糰從打洞的金屬板上用力向下擠壓,穿過金屬板的孔目,即成圓條狀,掉入滾水中燙熟,再以冷水冷卻,互不沾粘即成,故稱為米篩目。「篩」字讀
參考資料:典藏臺灣,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Search/Search.jsp?QS=%A6%CC%ADa%A5%D8&flag=2&pQS=&pOriQS=&CID=&ShowPage=1&license=(瀏覽日期:2019/04/25)
編目者:委託編目-博典科技文化有限公司
編目日期:2019/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