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大型蒸片
登錄號:2002.005.0138的圖片(20020050138_I001.jpg)(僅限公開瀏覽),第1張,共8張
僅限公開瀏覽   
登錄號:2002.005.0138的圖片(20020050138_I001.jpg)(僅限公開瀏覽),第1張,共8張
登錄號:2002.005.0138的圖片(20020050138_P001.tif)(CC BY),第2張,共8張
登錄號:2002.005.0138的圖片(20020050138_P002.tif)(CC BY),第3張,共8張
登錄號:2002.005.0138的圖片(20020050138_P003.tif)(CC BY),第4張,共8張
登錄號:2002.005.0138的圖片(20020050138_P004.tif)(CC BY),第5張,共8張
登錄號:2002.005.0138的圖片(20020050138_P005.tif)(CC BY),第6張,共8張
登錄號:2002.005.0138的圖片(20020050138_P006.tif)(CC BY),第7張,共8張
登錄號:2002.005.0138的圖片(20020050138_P007.tif)(CC BY),第8張,共8張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登錄號:2002.005.0138

尺寸:53.9 x 54.7 x 4cm
歷史分期:1945-(二戰後)
類別一:器物類,飲食用具,調理烹飪
創作者/製造者:不詳
製造地:不詳
關鍵詞:蒸板、蒸架、蒸篦、粄篦、竹簝仔、粄簝仔、蒸粄、蒸飯
文物描述:1. 以竹條與細竹篾,依鍋子內緣大小編製而成的圓形蒸架。最底部為兩條橫向的等長竹片,其上再以十二條竹片以相等間距縱向排列,製成圓形;縱向竹片間以細竹篾上下交錯編織成面;兩橫向竹片間則以細竹篾單次交叉編織,外緣以細竹篾採絞編法繞成圈狀;在兩橫向竹片左右側,以鐵絲穿過竹管並纏繞綁缚做為提把之用。因使用頻繁與年代久遠,竹條與竹篾上的光澤多已脫落。
2. 早年以傳統大灶蒸煮食物時會以這種蒸片架在大型蒸籠或蒸桶中,蒸片上放置要蒸的食物菜餚,竹片間有空隙以利蒸氣通過,利用下方沸水發出的熱蒸汽來蒸熟或蒸熱食物。蒸籠或蒸桶可以單一使用或疊架的方式,一層放一個使用。竹製蒸片有不易附著水珠的好處,並且易乾,不用時往牆頭一掛,很快就自然風乾,深受主婦愛用。此類蒸片在臺灣民間有許多不同的名稱,如蒸架、蒸篦、粄篦、竹簝仔、粄簝仔等。此種蒸片早年在臺灣民間有許多不同的名稱,如蒸架、蒸篦、粄篦、竹簝仔、粄簝仔等。
參考資料:1.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
https://archives.hakka.gov.tw/blog_detail.php?cate=album&id=3130(瀏覽日期:2019/05/25)
2.典藏臺灣,
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item/00/66/7b/36.html(瀏覽日期:2019/05/25)
3.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https://collections.ncfta.gov.tw/pages/product/view.aspx?id=11
編目者:委託編目-博典科技文化有限公司
編目日期:2019/12/17
已瀏覽清單
藏品(毋忘在莒前合影)的圖片
藏品(日本HL式人體增高器廣告單)的圖片
藏品(青瓷獸紋五口瓷)的圖片
藏品(大林蒲柑仔店-2)的圖片
藏品(高雄國際戲院股票)的圖片
藏品(鄧南光135底片(289))的圖片
藏品(石網墜)的圖片
藏品(單位立面圖、剖面圖)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