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斗笠
登錄號:2002.005.0211的圖片(20020050211_I001.jpg),第1張,共7張
僅限公開瀏覽   
登錄號:2002.005.0211的圖片(20020050211_I001.jpg),第1張,共7張
登錄號:2002.005.0211的圖片(20020050211_P001.TIF),第2張,共7張
登錄號:2002.005.0211的圖片(20020050211_P002.TIF),第3張,共7張
登錄號:2002.005.0211的圖片(20020050211_P003.TIF),第4張,共7張
登錄號:2002.005.0211的圖片(20020050211_P004.TIF),第5張,共7張
登錄號:2002.005.0211的圖片(20020050211_P005.TIF),第6張,共7張
登錄號:2002.005.0211的圖片(20020050211_P006.TIF),第7張,共7張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登錄號:2002.005.0211

尺寸:37.4 x 35.4 x 17cm
歷史分期:1945-(二戰後)
類別一:器物類,產業,農業
創作者/製造者:不詳
製造地:不詳
關鍵詞:竹器、竹篾、竹籜、笠嫲、瓜仔笠
文物描述:1.本物件為斗笠。圓底尖頂。裡部兩條較粗的竹篾十字交叉,再以若干條較細的竹篾交叉斜編,構成骨架;在竹篾骨架上覆上竹籜,並利用麻線紮住竹籜與竹篾固定。
2.斗笠是農民用來戴在頭上遮陽擋雨的裝備,有時亦戴在稻草人上裝飾。製作斗笠前,需先製造斗笠木模。將竹篾依木模形狀編織完成後,再覆上竹籜,用線固定,即告完成。
參考資料:簡榮聰,1991。臺灣客家農村生活與農具—傳統客家農具與農家生活初探,頁:131。臺中:中華民國臺灣史蹟研究中心。
編目者:委託編目-社團法人臺灣歷史學會A
編目日期:2019/06/24
已瀏覽清單
藏品(揚琴)的圖片
藏品(西側板)的圖片
藏品(玉管)的圖片
藏品(作品1195)的圖片
藏品(雷明頓牌打字機)的圖片
藏品(紅地彩繡鳳凰牡丹紋帳簾)的圖片
藏品(兒童雜誌殘本)的圖片
藏品()的圖片
瀏覽過這件藏品的人,也瀏覽過
藏品(臺灣南部水中的水牛)的圖片
藏品(達悟族男女)的圖片
藏品(木雕花板組)的圖片
藏品(臺灣蕃童明信片 (昭和年))的圖片
藏品(臺北藤倉發行臺灣住民的龍骨車)的圖片
藏品(水牛風俗明信片)的圖片
藏品(臺灣風景水田明信片)的圖片
藏品(鐵製彈弓)的圖片